竞技毒瘤何时才能铲除? 奥运会历史上的兴奋剂事件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7月24日 16:58 新浪体育 |
新浪体育讯 7月24日美国消息,据美国《旧金山纪事报》报道,3枚奥运金牌得主琼斯的前夫亨特日前向美国联邦调查局人员透露,琼斯曾经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服用兴奋剂。消息传来全世界一片哗然,人们不禁会问兴奋剂这颗奥运毒瘤何时才能真的远离纯净的竞技场呢。 1960年罗马奥运会,丹麦自行车运动员詹森突然在比赛中晕倒,医务人员抢救无效
这之后,因私自服用药物和滥用兴奋剂的运动员名单不断扩大。媒体报道说,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休息室内到处可以看到运动员使用后丢弃的药瓶和注射器。基于这样的原因,国际奥委会决定在1968年的格勒诺布尔冬季奥运会和墨西哥城夏季奥运会上第一次在所有比赛项目中实施兴奋剂检查。 事实上,由于当时药物检查手段远远落后于药品开发的水平,所以在比赛后经常就会出现查无对证的情况。在当时的体坛就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1976年蒙特利尔夏季奥运会上,有记者问前民主德国国家游泳队的领队,为什么他们那些在比赛中所向披靡的女子游泳运动员讲起话来都嗓音粗重低沉。这位官员撇着嘴冷笑说:“因为她们是来比赛游泳的,不是来比赛唱歌的。” 人们对前民主德国游泳队的产生置疑并不是没有道理,在那届奥运会上他们一举在总共13项女子游泳比赛中压倒性地夺走了11枚金牌、6枚银牌和1枚铜牌。 最大的丑闻来自于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当时的世界“第一飞人”加拿大短跑运动员约翰逊被查出服用了合成类固醇类药物康力龙而被取消金牌。此前,他刚刚在结束的世界田径锦标赛中以9秒83的成绩创造了跨世纪的世界纪录。而在奥运会该项目的比赛中他又以9秒79的成绩再次刷新记录。不过,仅仅两天之后奥委会执委会就宣布约翰逊的尿样药检呈阳性。国际田联立即做出决定,取消约翰逊的金牌及他所创造的世界纪录。后来根据民间的一些说法,在汉城奥运会上,有的一些药品发达国家还在类似口香糖的小食品中掺杂兴奋剂,使对手在兴奋剂检查时不过关。 不过随着药物监管力度的增加以及国际奥委会监察力度的增加,近几年在国际赛场上出现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事件有减缓的趋势。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总会有运动员在巨大的利益趋势下去铤而走险。最新爆出的琼斯服用兴奋剂事件虽然还不能证明其真实性,但这也恰恰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兴奋剂的“泛滥”程度。 唯一可以预见的是国际奥委会将在雅典奥运会上进一步加大监测兴奋剂的力度,那些违背体育竞技精神,敢于向国际奥委会权威挑战的运动员和教练必将受到严惩。(中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