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中华之剑斩向兴奋剂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6月04日 10:07 体坛周报 |
迄今为止,中国运动员还从来没有在奥运会上被查出服用兴奋剂,这是中国体育的胜利,其成就不亚于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悉尼进入三甲。 然而,熟悉中国体育的人都知道,中国体育界的兴奋剂问题远非奥运会所表现出来的那么“纯洁”。1994年的广岛亚运会、1998年的世界游泳锦标赛、以及悉尼奥运会前“马家军”的覆灭事件、四川犀浦田径训练基地集体服药事件、去年举重世锦赛的尚世春事件等
雅典奥运会的脚步近了,体育总局已经给代表团下达了进入金牌榜或奖牌榜前三名的命令,与此同时,确保奥运会兴奋剂“零”的纪录也被列入目标范畴,任务之艰巨绝不在成绩目标之下。 前两天,中国奥委会反兴奋剂委员会公布了去年受处罚的服用兴奋剂的18名国内选手名单,田径和举重依然是“重灾区”,分别被查出5例和3例,其中举重3例全部来自中国占据绝对优势的女子项目,这与尚世春事件“相得益彰”,好好地给我们敲了一下警钟。而游泳也失去了连续两年的“清白”之身,出现了一例服用兴奋剂现象。 警钟长鸣,这是目前世界反兴奋剂工作的至理名言。看看中国奥委会公布的《2004年兴奋剂目录》,被列入目录的兴奋剂达到了7类159种,这明显超过了以往的统计数字。如果联想到目前被炒得沸沸扬扬的“THG”,就会发现,如今兴奋剂的品种越来越多,作用越来越明显,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 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随着国内外反兴奋剂力度的加大,那些铤而走险的“妖魔鬼怪”也练就了更深的“道行”,没准什么时候冲出来咬你一口,让你防不胜防。记得几年前有个调查,说问一名运动员:如果服用兴奋剂后你的寿命会缩短,但是确保你能够获得奥运会奖牌的话,你会不会服用?结果,大部分的运动员都选择了服用兴奋剂。这个调查让人既感到吃惊又觉得悲哀。在巨大的金钱诱惑和无尽的荣誉面前,“弄虚作假”实在算不得什么。 当然,兴奋剂难查,也并非无迹可寻,关键还要看决心与勇气。1997年上海八运会,时任江苏游泳队主教练的张雄说出了“不是我们不努力,只是鬼子火力太猛”的名言。话音刚落,上海游泳队多名大将就在世锦赛上落马。而在2001年广东九运会上,浙江省体育局局长陈培德拍案而起,痛斥“泳池里的水不干净”。随后,有些在九运会上连夺金牌的“天才”选手连国家队名单也没有挤进。谁都知道“猎物”在哪里,可“猎人”就是不动窝,这样下去,不乱了套才怪。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2004年3月1日,国务院颁布实施《反兴奋剂条例》,也在奥运选手头上悬挂起了一口“铡刀”。对于中国体育来说,确保自身国际形象,无疑是2004年奥运年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但是,明年的十运会呢?如果总是“人前一套,背后一套”,难保哪一天不会摔个头破血流。 (天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