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兵团”风光不再 中国“优待俘虏”显大将风度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8月11日 12:15 《足球·劲体育》 |
对于中国体育界来说,“海外兵团”历来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尤其在乒乓球、羽毛球等优势项目上,更是经常出现“海外兵团”阻挡中国代表团夺金前程的状况。在雅典奥运会上,也照样会有前国手代表其他代表团参赛的情况。 不过与以往的陈静、何智丽等有能力与中国最顶尖选手抗衡的“海外兵团”相比,现在的这批球员在实力方面显得相对逊色。根据国际乒联最新公布的女单排行榜,美国籍的
或许正是由于对中国队威胁变小的缘故,目前人们在看待“海外兵团”时也已经不像过去那么愤慨和偏激。如果关注一下这些球员的过去和现在,可以发现他们在海外的生存状态也都并不轻松。对于这批从小就接受国家专业体制培训的运动员来说,除了自己参加的运动项目之外几乎一无长处,然而在竞争激烈的国内赛场,他们成功的机会微乎其微,而且淘汰周期之快也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如果带着成绩方面的一片空白宣布退役,那么他们接下来的生活注定会变得十分艰难。正是在这样的生存压力之下,有些运动员选择以代表其他国家队或者地区队参赛的方式来延续自己的运动生命,同时也为自己退役后的生活进行一定的经济积累。可以说,这些球员成为“海外兵团”多数其实也是一个颇为无奈的选择,目的不过是为了混口饭吃,而非故意要和中国队内的那些师弟师妹过不去。 事实上,客观地说,“海外兵团”总体上还是对于整个体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虽然这导致中国队在某些优势项目上的垄断变得不再那么明显,使得我们的冠军和金牌数受到了影响,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乒乓球、羽毛球以及跳水等运动在国际范围内的推广。否则要是每次大赛都是中国队轻松包揽冠亚军,这种结果固然暂时可以让我们大感过瘾,但是长远来看,一项缺乏“鲶鱼效应”的运动注定将失去吸引力,到时候这些项目能否继续留在奥运会的大家庭中都会成为问题。 另一方面,“海外兵团”其实也是在中国体育体制尚未充分健全情况下的必然产物。在过去那种专业化体育的模式之下,运动员的收入完全依赖于国家或者各地方的有限拨款,不仅收入水平不高,而且一旦在球队内失去位置就会面临“断奶”的状况,因此才有那么多优秀运动员投身“海外兵团”的情况出现。可以说,正是“海外兵团”让决策者们看到了原先那种模式的巨大弊端,并且产生了进行体制改革的巨大动力。受到“海外兵团”影响最严重的乒乓球项目,近年来也在职业化的道路上走得最为坚决,从国内建立和发展乒乓球职业联赛,到允许优秀球员前往海外联赛发展,一系列的举措使得乒乓球运动员的生存状态在整体上变得大为改观。他们在国内可以通过成熟的职业联赛获得比赛机会以及不菲的收入,想去国外打球也完全可以加盟海外的俱乐部。在已经有这么多方式可供选择的情况下,运动员还能有多少动力去采取改变国籍这样一种最麻烦也最有争议的方式?因此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前期的热潮之后,乒乓球项目的“海外兵团”近年来无论数量还是水平都远不如过去。至于中国的乒乓球职业联赛能够发展到今天这般的红火程度,某种意义上也需要感谢当初“海外兵团”对于原有体制形成的猛烈冲击。(查小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