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从惨败中崛起 中国女排不靠蕊蕊才有希望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8月03日 10:45 解放日报 |
雅典奥运会的脚步越来越近,承担着奥运夺金任务的中国女排,却在出征奥运前的最后一次大赛中蒙受了屈辱性的惨败。雷焦卡拉布里亚的折戟,为中国女排敲响了警钟。 承认退步,是个进步去年世界杯赛上夺金的场面仿佛还在眼前,中国女排就迅速在世界大赛中“沦落”了。先是在瑞士精英赛上被美国队拉下马,后又在世界大奖赛中不敌巴西、意大利、美国,最终在总决赛上仅名列第五。世界冠军也会输球,这并非不可理解。但
其实,瑞士精英赛以后,有关中国女排发球缺乏攻击性、强攻能力不够、拦网实力下降的评论,多次见诸报端。然而,国人对于世界冠军的期望,就像一副重担,压得中国女排难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坦然承认退步,其实是个进步。或许,大奖赛的惨败,反而有利于中国女排甩掉包袱,轻装上阵。 不靠蕊蕊,才有希望 自从主要得分手赵蕊蕊骨折之后,中国排球的管理层和主教练陈忠和,一直寄希望于她能尽快康复,征战雅典。然而,有点医学常识的人都明白,像赵蕊蕊这样的伤势,要她立即在雅典比赛中挑起重担,只不过是个“美丽的假设”。从起先对赵蕊蕊受伤消息的封锁,到后来一再强调赵蕊蕊将出征雅典,其实暴露了中国女排自身信心的不足。 既然赵蕊蕊去了雅典也当不上主力,那么不如“壮士断腕”,干脆让现在的阵容去挑奥运会的大梁。抛弃不现实的幻想,才能脚踏实地走出每一步。中国女排将士应该坚决树立这样的信念:不靠赵蕊蕊,照样打胜仗。 改变传统,放松至上 为了备战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早早就开始了艰苦的封闭式集训,手段不可谓不先进,态度不可谓不认真,但超大运动量的训练,换来的却是主力队员的伤病,以及球员普遍的“腻球”情绪。从这次大奖赛来看,杨昊、周苏红、刘亚男,甚至素来状态稳定的二传冯坤和老将王丽娜,都显得不那么兴奋。这样的状态,不能不让人产生些许疑虑。 面对即将到来的奥运会,中国女排最重要的事情,或许是放松心情,调整心态。靠大赛前的十几天时间,大幅度地提高技战术水平,是不可能的。调整好心理,最大程度地发挥出现有水平,才是夺取佳绩的“捷径”。本报记者程康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