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教练王良佐:贤内助跟随左右 走在通往雅典路上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6月28日 13:48 新民晚报 |
早就想写写王良佐的故事。不因为他如今成了国家队的教练,更不因为他现在是名将郑洁的教头。只因这是一个将心都交付给中国网球的执著之人。 如今,王教练带着郑洁和晏紫,在国外四处征战。王教练自嘲:“我们是‘海外兵团’,整天漂在外头。家是什么样,都快忘了……” 自去年12月,王教练就带着他的“海外兵团”出发了,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更多地参赛,更好地备战,为雅典奥运会全力拼搏。 兼职做“大菜师傅” 两年前,王教练开始担任郑洁和晏紫的教练。训练场上,他是她们的教练;训练场下,他是她们的“慈父”。 成年在国外奔波打比赛,订票、订房成了王教练的分内事,“出门在外,不容易啊。”原来学俄语出身的王教练,愣是逼着自己学会了英语,为的是出门比赛更方便,并更好地与其他选手、教练以及裁判进行沟通。 “网球圈里,语言交流很重要,”与王教练在选手餐厅里聊天,不时有外国选手走过,与他握手招呼。“不行,不行,我的英语还是‘洋泾浜’,毕竟是‘半路出家’。”王教练很谦虚。与此同时,他也不断向两位姑娘“灌输”:必须学好英语。现在凡是选手自己能解决的事,他都要让她们独立尝试,比如在比赛前约外国选手一起练球、主动与裁判和官员打招呼或是进行简单沟通。 在生活细节上,王教练特别心疼自己的队员。中国人出门在外,最不习惯的就是饮食,为让队员吃好,王教练亲自下厨,给队员改善伙食。有时,他也出去买外卖,给队员换口味。一次他借了辆自行车,沿着高速路旁骑了半个多小时,“出门在外,交通不便,但再怎么样,我也得让队员吃好、休息好。”每回看到队员还得自己洗衣服,他就心疼得不行,“一天训练和比赛下来,她们都已很累了。”所以只要可能,他会细致地为队员解决好后顾之忧。 “贤内助”跟随左右 王良佐的夫人是前上海有线女排领队金禾。23年的夫妻,感情深厚。老王长期在外,夫人在家中惦记,天天一个电话,仅一个月,越洋电话费就达上千元。 老公回不了国,妻子就设法自己办签证,去陪丈夫和他的“海外军团”。“他需要人照顾,两个小姑娘的日常生活,也需要有人操持。”于是金禾请了假,自费陪他们四处比赛。今年的澳网、法网、温网,她都跟着去了。“有了阿姨,我们的生活就方便了,至少有人给买菜做饭了。”晏紫笑着说。 王良佐心疼老伴,“她跟着我们也是受罪,自己掏钱来帮我们管后勤、做家务,而且每到一处,总是跟我们耗在赛场里,一个景点都不去玩。”这次来温网,夫妻俩一直忙着陪队员训练,要不就是相伴着去超市买菜,“到现在为止,我们夫妻俩连张合影都没照过。”看到记者,老王忙不迭取出相机,让记者给他们在温网赛场留张纪念照。 对女儿充满自豪 因为忙着训练队员,夫妻俩连独女王佳音也顾不上照顾。今年夏天,在交大念书的王佳音就要毕业了,“她已经找好了工作,我们也没时间多过问,再说,她已经大了。”说起女儿,老王满是自豪,却不见丝毫的歉疚。似乎他的全部精力,就该奉献给网球,奉献给眼前这两个20岁出头、与女儿年龄相仿的四川姑娘。 言传身教。王教练教会了两位四川妹很多东西。他有很多精彩的格言,比如他要求队员“每一场比赛,都要成功地包装自己”、比如“球可输,气不可懈”。两位队员更多地将王教练,看作是朋友和父亲。 功夫不负有心人。6月14日,郑洁成功地获得了奥运女单参赛资格,并创下了中国网球选手头一次以正选资格入选奥运会的纪录。王教练很欣慰,他也坚信:未来5年,中国将出现跻身世界第一集团的选手! 温网之后,王良佐和他的“海外军团”就可以回国了,他们将在北京进行国家队的奥运集训。终于可以回国了,王教练却又担心起来:回国当然好,但不知道不参加职业巡回赛,会不会影响姑娘们的奥运会成绩?一旁的妻子金禾却抱怨:“反正你回了国,也回不了家!” 看着俄罗斯姑娘席卷世界网坛,郑洁好不羡慕,“哪天中国人也能像俄罗斯人一样,就好了。”与多年前的李芳、易景茜相比,郑洁相信自己是“幸运”的,“至少我不是在孤军作战,我们有一批水平相当的选手。”正是这些姑娘们,承载着中国网球的希望,而在她们的背后,有着太多像王良佐这样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幕后英雄。 他们携手走在通往雅典的奥运路上。“这条路,我们走得并不平坦,”王良佐说,“但相信我,我们会拥有美好的明天。” 特派记者阎小娴(本报温布尔登今日电) 温网赛前王良佐在指导晏紫 图/P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