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六档案:星条旗下褪色的梦幻 为NBA球星正名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7月28日 11:05 《足球·劲体育》 |
1992年奥运会第一场小组赛,美国对安哥拉。安哥拉一名球员在防守魔术师约翰逊时十分卖力,拼命阻挡约翰逊带球向前进攻。在几乎抱住约翰逊的刹那间,他兴奋地向坐在板凳上的队友招手示意,让队友为他和约翰逊合影留念。在确信照片已经成功拍成后,这名球员马上放开了魔术师…… 结果,美国116比48狂扫安哥拉。
真正的梦幻早已成回忆 这样的“追星现象”在1992年见怪不怪,几乎每一支碰上美国队的对手都把比赛视为一种荣耀,而不是竞争,对美国队的纯粹英雄崇拜色彩贯穿在这一届奥运会所有的八场比赛里。“他们都明白正在和世界上最好的球员在比赛,”戴利说:“尽管他们都失败了,他们还会骄傲地回家,在剩下的生命中告诉他们的孩子,‘我和迈克尔·乔丹、魔术师约翰逊和拉里·伯德在一块场地上打过球。’” 这也是NBA历史上最为正宗的“原版梦之队”(Original Dream Team),也是后来梦系列中无可匹敌、只可高山仰止的伟大球队。1994年的多伦多世锦赛,NBA派出“梦二”(Dream TeamⅡ)参加,而在这之后再也没有给其他的美国队命名为“梦之队”,所谓梦系列队只不过是媒体和球迷的思维惯性而已。 从天上掉到人间 NBA官方后来不再为梦一和梦二之后的美国队正式命名,是因为之后由NBA球员构成的国家队星气不足,比赛场面和结果也一届不如一届。 从最直观的数字看,梦系列的优势在不断缩小:梦一参加的1992年奥运会,平均每场胜出对手43.8分;梦三的1996年奥运会,平均每场赚32.6分;到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平均每场的胜分降到21.6分…… 从历史来看,1992年的梦一队仿佛“甲壳虫乐队”和“猫王”的组合,在世界上引起巨大轰动,已经制造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梦幻效果。1994年的梦二虽然在世锦赛上一路通畅地杀到冠军领奖台,而且平均每场超出对手37.7分,但这支由奥尼尔、雷吉·米勒、威尔金斯统军的球队无论从影响力、人气和魅力等方面,都和巨星林立的梦一差得太远。 梦幻由此绝版。这也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到了1996年美国本土的亚特兰大奥运会,所谓的梦三再也没有享受到梦幻的感觉,开幕式上全场观众把欢呼和尖叫送给卡尔·刘易斯、迈克尔·约翰逊和拳王阿里,而不是一帮NBA球员。梦四更惨,在参加奥运会前的最后一场热身赛中,澳大利亚的球员加兹和卡特扭打起来,澳大利亚的观众集体诅咒梦四和卡特。这一刻,8年前对NBA球员的顶礼膜拜、极度虔诚的追星心理被粉碎得荡然无存。 而到了2002年的世锦赛,所谓的梦五在印地安波利斯的家门口被破掉梦系列58场不败金身,输掉三场比赛,名次掉到历史最低的第六名,哪里还有半点梦幻色彩? 梦六:年轻的无奈 当地时间周一,在北佛罗里达大学开始第一天集训的梦六主教练拉里·布朗无奈地表示:“我们必须要教会年轻的球员很多东西,如果参加去年夏天预选赛的很多球员不退出,那么我们没有必要这么做,可现在是一支过于年轻的球队。” 布朗的无奈也是梦系列越来越遭遇尴尬的写照,即使球迷和媒体依然习惯于说这支球队是梦六,但他们平均年龄只有23.6岁,是1992年以来梦系列最为年轻的球队。这并不是美国篮协选拔委员会刻意求新,而是越来越多的大腕对国家队说不。上届悉尼奥运会,NBA最当红的奥尼尔和科比坚决摇头,最具实力之一的球员邓肯、希尔因伤缺席,人气最旺的艾弗森、巴克利、斯普雷维尔也没有参加,使得梦四根本无法代表NBA的最高水准。 而到了雅典奥运会,这种现象更是变本加厉。奥尼尔、科比、加内特、韦伯等再次回绝美国篮协邀请,去年打预选赛的麦格雷迪、小奥尼尔、基德、比比、卡特、阿伦、布兰德等先后以各种理由杯葛国家队,出现只剩下邓肯、艾弗森和杰弗森三名“留守球员”的凄凉局面。 布朗不可能不失望,“如果以去年预选赛的阵容打奥运会,我会有把握得多。”但他也把这看作一次机会,“也许年轻人更有冲击力,等着瞧吧。” 我有一个梦想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如果说今年参加奥运会的梦六是梦系列中最年轻、最没有星味的一支球队,很多明星大腕的拒绝或者陆续退出让人失望,对梦六在雅典奥运会上的前景担忧的同时,也给NBA实现战略转移提供很好的一次契机。 在美国篮协执行主管吉姆·托利看来,这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很多家伙因为各种理由不参加今年的奥运会,让我们很失望。”但托利更看重这支年轻球队的潜力和未来,“我们不觉得这是一支没有希望的球队,我们只会说,‘让我们继续加油,努力工作,搞定一切。’如果这支球队能够成为2008年奥运会的骨干,那一定是一个十分美妙的阵容。” 托利还认为,与其去求一帮明星大腕来勉强参加比赛,还不如让一群真正渴望参加比赛、努力打出光荣与梦想的年轻人去经历大场面,在磨练中成长与成熟,打出美国篮球的一张新品牌,“我们现在这支球队的所有成员都心甘情愿去打比赛,这非常重要。尽管他们要走很长的路,但我很乐观。” 而对NBA来说,他们在有意无意之间经历了一场蜕变,一次重要的战略转移。 国际篮联之所以在1989年的4月7日,做出允许NBA参加奥运会的重要决定,是因为NBA总裁斯特恩的积极斡旋与努力。斯特恩的理由是,在湖人秀将NBA托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后,这个联盟在美国的商业运作和市场开发已经空间有限,如果想寻求突破,只得将目光对准全球。而把NBA推销到世界上的最好途径就是参加最受人瞩目的夏季奥运会,既然是推销就得先卖最好的“商品”,于是几乎全部由巨星构成的“梦幻球队”横空出世。 结果,斯特恩的如意算盘大获成功,1992年的梦之队不仅极大推广了世界篮球运动,也让NBA逐渐在全球开始深入人心,蚕食世界的大市场。在梦一参加奥运会之前,全世界转播NBA的国家和地区是70个左右,而在他们梦幻卓绝的奥运会表演后,转播国家和地区增加到92个,到了2000年NBA总决赛,这个数字激增到205个。今年6月份的NBA总决赛, 205个国家用39种语言直播了比赛,强势不减。 毫无疑问,NBA在国际市场上已经赚得盆满钵满,商业开发空间越来越大。但同时,斯特恩强打国际牌也付出不少代价,国际球员在NBA越来越多,损害了本土球员的机会和利益,梦系列球队在世界夹击之下优势越来越小,到2002年的印地安纳波利斯世锦赛,梦五的惨痛失败可以说已经彻底毁掉“梦幻”的牌子,NBA商业卖点的转移也成为必然。与其让奥尼尔、加内特、基德、阿伦他们苦苦扛着“梦幻”这块已经变得干枯的牌子,还不如让詹姆斯、安东尼、韦德、奥卡福、小斯塔德迈尔、奥多姆这些鲜活的力量为美国篮球展示更青春更激情的形象。 托利甚至把新一代美国队的宣言都想好了,他把以前的“梦幻”改成“我有一个梦想”,“这个名字很合适,它既说明这帮球员想创造属于自己的历史,也能激励新一代的球迷追求他们的梦想。” 为NBA球星正名 几个球星拒绝代表美国去雅典,就被斥为“没国家荣誉感”、“个人主义”,有点过分。 对于“国家荣誉”的核心认识,中国和美国没有什么不同,但其外延有很大区别。对于“个人主义”的定义,更有天壤之别。这就是为什么在美国队被多名球星说“不”以后,美国本土的舆论没什么反应,中国媒体的议论却最多。 美国球星极少有第一次被邀请,就拒绝出战。开“拒绝”之先河的,乔丹算是一个,他在1996年就拒绝参加亚特兰大奥运会,理由是1984和1992年他已经两次替美国队拿过金牌。奥尼尔已经两次婉拒,但他在1994和1996年分别替美国队打了世锦赛和奥运会。没有人说他们不爱国。 这次放弃奥运会的球星最多,至少有15个,其中老马龙是首届“梦之队”成员,奥尼尔去过亚特兰大,卡特、加内特、基德、阿伦替美国队打过悉尼奥运会,小奥尼尔、布兰德、本·华莱士、雷吉·米勒打过世锦赛,单布兰德一人,就三次进过国家队。没有在奥运会和世锦赛露过面的只有麦格雷迪、马丁、汉密尔顿和比比,可是这四个人都代表美国队打过美洲区的预选赛,汉密尔顿早在1999年就应拉里·布朗之邀打过美洲杯。独独科比什么都没打过,但谁都知道,他这个夏天有多么魂不守舍。 为什么2003年的阵容当中有多达六人退出奥运会,有一个原因是这两年美国队在世界大赛上的成绩不佳,其他国家的进步太快,令老米勒等球星再也不敢再去体会那份残酷。 其次,拒绝的理由有很多种。除了乔丹等大牌的“已经代表美国队拿过金牌”,现在拒绝的理由五花八门。有结婚的,比如卡特(2002年科比也是要结婚);有治伤和休息的,奥尼尔则在2000年就说过,他夏天的第一任务是陪女儿。美国人的观念中,家庭和个人的重要性有时候超过国家荣誉。国家荣誉什么时候会超越个人?只有在发生战争的时候,但也要视个人对战争性质的理解,阿里就敢拒绝征召去打越战。 第三,必须看拒绝的后果究竟有多严重。NBA球星太多,但只有12个位置,并不等于这个人不打,美国队就要完蛋。2002年输球,一是组队结构不合理,二是乔治·卡尔太臭,三是其他球队进步太快,而美国队从来就是短训制,以赛代练。中国队就不一样,姚明如果拒绝出战,不仅与观念不符,更会让中国队前景绝望。这说明我们的篮球实力还薄弱,如果有一天我们有了三四个姚明,那么这个姚明就可以歇歇了,恐怕到时候大家争论的不再是国家荣誉,而是谁更适合去奥运会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