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奥运田径预测:大萧条时代--奥运会田径展望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7月23日 14:23 新华网 |
新华网北京7月22日电 新华社记者王子江 杨明 雅典奥运会将在国际田坛处于大萧条的时代举行,过去一年中一系列的兴奋剂风波,众多英雄的没落,使奥运会最具号召力的比赛项目蒙上了一层阴影。 男子百米世界纪录保持者蒙哥马利、去年男子百米世界冠军科林斯、欧洲百米冠军
“田径是运动之母、百米是田径之魂。”男女飞人之战向来是奥运会这顶运动皇冠上最耀眼的宝石,但众多百米高手沾染兴奋剂,不仅使雅典奥运田径场上的角逐失色不少,而且还会给整个奥运比赛留下很大的遗憾。上届男子百米冠军格林于是成为飞人大战中惟一的焦点人物,也是美国田径挽回声誉的最大希望。今年他一改过去3年的颓势,在最近的美国奥运选拔赛中,以9秒91夺得冠军,这是今年世界的第三个最好成绩。30岁的他在雅典的最大对手是同胞克劳福德和牙买加小将鲍维尔。26岁的克劳福德以前只获得过200米的室内冠军,但今年突然崛起,创造了9秒88的赛季世界最好成绩,他在200米比赛中同样出色,以19秒99今年世界最好成绩夺取了美国奥运选拔赛冠军。21岁的鲍维尔今年两次突破10秒,以9秒91的成绩排在本赛季世界第二。这样的飞人之战,将难以书写精彩。 上届女飞人琼斯尽管没有被禁赛,但状态平平,只能加深了人们对她服用兴奋剂的怀疑,她在美国选拔赛中只获得第四,并退出了200米的角逐,在雅典她只能参加跳远比赛。今年女子百米世界最好成绩属于保加利亚年仅20岁的拉洛娃,她6月跑出了10秒77。环顾宇内,未服禁药者无一人能靠近这个成绩。拉洛娃果真轻松夺取女子百米金牌,那是雅典的幸运,还是奥运历史上的悲剧?奥运会田径场历来都是创造传奇人物的地方,从1936年奥运会勇夺4项冠军的欧文斯、到洛杉矶奥运会4块金牌得主刘易斯,再到1996年奥运会双料冠军迈克尔·约翰逊,最后到上届奥运会3枚金牌获得者琼斯和4天内连夺男子20公里和50公里两枚竞走金牌的波兰名将科泽尼沃斯基,他们为当时的奥运会树立了一座座丰碑,可惜的是,现在我们想不出在雅典能看到这样的传奇人物。 这的确是一个萧条的时代,是一个缺乏英雄的时代。上届奥运会,多少巨星如流星划落悉尼的夜空坠落天际,他们是布勃卡和索托马约尔;更有多少名将神奇再现,圆梦而去,我们肯定还记得三级跳远名将爱德华兹和刘易斯后最伟大的跳远选手佩德罗索,还有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跳远选手德雷克斯勒。 也许,即使在大萧条的时代里,我们也不必如此悲观,毕竟在雅典,我们将幸运地看到田径比赛在3000多年后,第一次重返古奥林匹亚的赛场,古希腊人以田径运动点燃了奥林匹克的光辉,尽管现在那里已是杂草丛生。在雅典,我们毕竟还有惟一一名参加了8届世界锦标赛的捷克人泽莱兹尼。4年前,他在悉尼赢得了男子标枪冠军。曾从坟墓里爬出来的德弗斯还将第五次参加奥运会,8年前她在亚特兰大夺取了女子百米冠军,最近在美国奥运选拔赛上,她以12秒55的今年世界第三个最好成绩夺取了100米栏冠军。在38岁的高龄,她依然期望赢得第一个百米栏奥运冠军。当然还有32岁的莫桑比克人穆托拉,4年前她在参加的第四届奥运会上终于夺取了女子800米冠军,自此她始终保持这个项目的优势,去年她一人包揽了100万美元黄金联赛大奖。到今年为止,她已经连续35场不败,并保持着前三个世界最好成绩。在雅典,人们还能看到摩洛哥人奎罗伊,他曾创造了在男子1500米中连续28场不败的辉煌战绩。从1996年到2003年,他83场比赛赢得80场,4夺世界冠军,但不幸的是他至今还没有夺得过奥运会冠军,在雅典他不会再轻易错过。此外,将出现在雅典奥运田径赛场的还有:8年前夺取110米栏冠军的阿兰·约翰逊、他是刘翔的主要对手;18次打破世界纪录的埃塞俄比亚人格布雷塞拉西,将冲击他的第三枚奥运万米金牌;去年创造了女子马拉松世界最好成绩的英国人拉德克里夫今年状态奇好,已作好了在雅典冲击5000米和1万米两枚金牌的准备。 4年中,国际田坛新星也不时闪现。22岁的埃塞俄比亚人贝克雷今年连破男子5000米和1万米世界纪录,成为继格布雷塞拉西后最优秀的长跑选手。土耳其的阿贝莱格西刚刚打破了中国人姜波保持了近7年的女子5000米世界纪录,俄罗斯的伊辛巴耶娃6月勇破女子撑杆跳世界纪录。正是他们让我们看到了田径走出低谷的希望。 美国人4年前夺取了46枚奥运田径金牌中的10枚,这次尽管受到兴奋剂事件的影响,但他们凭借雄厚的基础,肯定还会成为金牌大户。在最近的奥运会选拔赛后,美国人本赛季排名世界第一的项目就达到了14个。而中长跑将仍然是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选手的天下,俄罗斯将有希望获得5枚左右的金牌,欧洲还会有其它6到7个国家的选手有望赢得冠军,日本有希望在女子马拉松项目上问鼎。大萧条时代并没有改变世界田径的格局,现在只希望的是雅典奥运会能帮助改变国际田坛的萧条局面。(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