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输得起更难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8月24日 16:23 广州日报大洋网 |
本报记者宋云巍 中国女垒在雅典奥运会的复赛当中,以0∶1败在了日本队的棒下,无缘奖牌。日本队所得唯一一分来自于队中41岁的老将宇津木丽华的一次“安打”将本队队员送回本垒,而这位宇津木丽华竟然就是曾经担任过中国女垒队长的任彦丽。
据报道,这位宇津木丽华在比赛后颇有一些让人不以为然的举动,但这里并不想讨论这个问题,这里想讨论的是她41岁的年龄。在中国体育界为“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而苦恼的同时,很多从中国体坛走出去的运动员,却用自己的行动表明,中国人其实也可以将自己的运动寿命大大延长。其中最突出的要数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的李东华,当时李东华在29岁这个对体操运动员来说已是“高龄”的年纪为瑞士队获得了男子体操鞍马比赛的冠军。而在中国体育的传统强项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的“海外兵团”中也不乏“高龄”选手。 何以如此,为什么我们的选手经常在当打之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而给我们留下一个“延长运动寿命”的难题呢?原因也许有许多,但有一个原因也许是不可忽略的,那就是在很多项目中,我们输不起。 举一个乒乓球的例子,在本届奥运会上,瑞典队的瓦尔德内尔以39岁的“高龄”打入了男单比赛的4强,引来了不少赞叹。然而,这位瓦尔德内尔在之前两年,在各项大赛中一无所获,这样的情况在“中国乒乓球队”是无论如何也不允许发生的。在沉重的成绩压力下,在中国乒乓球队这样的“英雄团队”,有时是一次失败也不允许的。于是,我们不断地要练新技术,练新人,力图保持在世界乒坛的绝对优势。同时,很多还在当打之年的运动员由于稍稍有些失误,就不得不退出了竞争。说到底,还是成绩的压力太大,而单纯对成绩的追求,并不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精髓。因此不论成绩的压力从何而来,我们还是希望我们的运动员有朝一日能够真正以“重在参与”的精神去参加奥运会,不但能赢,也能够输得起,能够做到输得起,那也是一种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