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病”传染如同流感?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8月19日 04:01 时代商报 |
中国代表团金牌“十全十美”后开始不那么爽了,几块预想中的金牌纷纷失手,看得小娜真是着急,从一个赛场窜到另一个赛场,着急啊。最可怕的是,中国代表团的好几个可以一拼的项目成绩不理想,心病开始在赛场传染,要是不及时隔离好控制好,那可悬了。神枪手又不神了 几天前射击有着美好的开局,但进入拉锯战的阶段,我们的神枪手们忽然又不怎么
陈颖进入了射击决赛,但最终无缘奖牌,本来的美好期望也在那快速的射击中失去。命运真是捉弄人,枪子开始和我们的期待捉迷藏。马可波罗射击场上空的女神是不是觉得中国的射击金牌有些多了,她开始去别人家串门了。 曾经听起来那么美妙的声音也开始变味,那么是什么出现了问题,是枪?还是我们的手?或者是我们的心?心病“传染”急杀人 中国男羽怎么了?当中国羽毛球唯一进入男单8强的陈宏被韩国选手孙升模干掉后,中国男子羽毛球彻底“超脱”了,赛后雅典奥组委第一时间做了评述,标题为:“孙升模终结中国所有希望”。而这是中国羽毛球吗?电视广告片里,在场地里负责扫地的大嫂都是超级高手,一拖把就能把球救出,“教练,我能进雅典吗?”好家伙,人才这么多,怎么落到这步田地呢? 羽毛球队在中国代表团中的分量可不是轻如鸿毛,羽球部队赛前也是信心十足,一到比赛真正开打,才知道自己中了十面埋伏,被人家算计个够,盲目自信必然落得仓皇败退。总教练李永波开始感到很难办,这几天一直没有松开紧锁的眉头,果然,中国队员心理素质差的毛病被集体传染,一段可怕的“大脑空白期”又来了。这几天,好多中国运动员不定期发作“大脑空白”的病症,代表团十分头疼,从体操男团到女团,从跳水到射击,病毒的流传十分可怕。为此总部特意召开紧急大会,把各队的负责人召集到一处,大讲特讲重点突击为队员做心理按摩的重要性。但愿,这些补救性措施能起一点作用,因为所有的比赛,到最关键的时刻,比的往往就是心理素质,至于技术什么的,已经退到第二的位置了。 雅典的中国记者实际上对体操队很有意见,因为体操项目的采访空前困难,原因在于体操队高层担心媒体会给运动员施加不必要的干扰,特意把队伍隔离开来,让整支队伍处于舆论真空状态。隔离媒体当然不能称为体操队失败的直接原因,但从这些事情的做法上,可以看出体操队的一些管理思路,确实与当今开放的社会有点脱节,更不利于队员心理素质的培养,于是造成了很多队员念着“我叫不紧张”上场,然后嘎一声“抽”过去。黄玉斌死用滕海滨,6个项目滕海滨上了4个,4个项目摔了3个,心病问题就这么吓人。有记者就女子体操问题直揭痛处:“与罗马尼亚等强队相比,为什么我们的队员比来比去都显得这么紧张?”陆善真教练非常朴实地回答:“我们的队员都是国家培养的,不是像别的国家一样从激烈的竞争中比出来的,所以她们碰到大场面就容易紧张。”沈阳女老枪的安慰 沈阳人高娥在雅典的最后回忆一定还算温暖,因为几天前她被大风吹跑了金牌的故事对这位老将的打击很大。昨天女子双多项飞碟决赛举行,高娥和李清念在决赛中,两人打完最后一枪后都累计142中,进行了最后一枪的加赛,结果高娥夺得了铜牌。 上届奥运会高娥一样是得了一枚铜牌,四年后这一枚铜牌也算是安慰了她的心。决赛到最后加枪,她和好朋友李清念争夺铜牌,或许是老天眷顾高娥,一次射击就解决了问题,算是一点点告慰这位老射击手的心。作为一杆老枪,可以和王义夫媲美的中国老枪,高娥付出得太多,而回报则相对显得吝啬。高娥在最后一枪后感慨万千,她不知道这是不是她在奥运会的最后一枪,也不知道这个成绩能不能让关心她的人满意,高娥说:一个枪手,有很多时候不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闭着眼睛的集体舞 到目前为止,中国奥运军团的集体项目的成绩很不理想,从女足开始,一下子就泄了士气。表现最为令人失望的当属体操男女团,比赛下来国内的失望声和责难的声一波接一波。集体项目的金牌无疑是分量最重的,也是最光荣的,团部已经指示,一定要想办法下力气在显示集体力量的项目上多下功夫,争取拿出让人民满意的一块大的闪亮的金牌。 集体力量的羸弱有很多因素在里面,当然最大结症在于闭着眼睛舞蹈,看不清形势,不讲究配合,想取得大的突破很难很难。 其实国家体育总局对集体项目的重视令早就发出,一个最低目标是要拿奖牌。团部在昨晚的会议上强调,集体项目一定要解决一加一大于二的问题。个人项目自己调节好就行了,而集体项目中,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一加一未必等于二,有时甚至会小于二。集体项目难度大、观赏性强,群众喜欢,要做的工作也多,领队教练要做的工作更多。 就集体项目而言,目前还不宜很悲观,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只要改变一些项目上闭着眼睛跳集体舞的情况,也许拿上几枚金牌也不奇怪。祝愿我们的集体项目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