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坟墓”旁的舞蹈--体操男团惨败思考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8月18日 17:17 东方网-文汇报 |
叶志明 中国男子体操队在男团决赛中完败。他们最后的得分是171.257分,比夺冠的日本队差了2.5分以上。2.5分意味着严重失常,这种失常可以归入女足0比8的范畴,甚至可能要更严重。为什么首轮就会出现重大失误?“恶用”滕海滨是不是拔苗助长?如何延长老将的运动生命?男团的失败让我们产生了许多疑惑。
紧张只是表象因素 中国队失常,直观而言,是队员紧张,压力太大,动作变形。失误最严重的小将滕海滨下场后接受采访时承认,比赛时确实有些紧张。 大赛压力,特别是奥运会,紧张一点是正常的。但是如此这般的紧张失误,是中国体操男队在世界大赛历史上少见的。中国男队历来以心理素质过硬著称,领队高健非常推崇的一句话是:“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但从昨天的比赛看,中国队至少在能力上,没有表现出应有水准,紧张是表面现象,其深层次的原因是训练上的问题。尤其是面对奥运会的重压,中国队在训练中没有很好的应对办法,也没有足够的充分准备。 并非“633”惹的祸 本届奥运会,首次实行决赛“633”赛制。这个赛制规定每个队在每一轮的比赛中,只能在6位选手中派出3名出场,计算他们的全部成绩。这个赛制同以前“654”赛制最大的区别就是,不允许有任何的失误,一个细小的闪失可能葬送全队的大好局面。 可以说,这个赛制让体操比赛更具有可看性、观赏性,更具有悬念,客观而言此赛制对有着实力雄厚队员且能力比较平均的队伍不利,而对尖子选手不多的队伍更有利,像中国队这样的队伍肯定是要吃亏的。但是,这决不是昨天中国队发挥失常的全部理由。昨天,像日本队、美国队选手,几乎没有什么失误,对手的成功告诉我们,对于新赛制,应该有更充分的准备,你只能适应规则,没有规则来适应你。 “瘸腿”在犹豫中徘徊 中国体操男队在本届奥运会上凸显了明显的弱项。吊环是我们的传统弱项,自由体操在李小双之后也渐渐式微,李小鹏因脚伤放弃全能梦想之后,自由体操更是我们的明显软肋,首轮出场心中发虚,失常也就不奇怪了。 我男子体操一直追求全能型队伍,在奥运选拔中更是给全能型选手大开绿灯,而单项能力强的选手屡次落选,如这次“吊环王”董震的再度出局,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然而,从昨晚的失败看,中国队全能型选手还是越来越少,且尖子选手越发地稀贵。令人不解的是,在全能型选手稀缺的时候,我们却将少年老成的2001年世锦赛全能冠军冯敬打入“冷宫”。就这样,我们的“瘸腿”在全能与单项之间犹豫不决。 难度是一把双刃剑 难度一直是中国男子体操的骄傲,中国队长期领先于世界的“本钱”就是难度。上难度,可以震住对手,比如双杠的“李小鹏挂”,世界上无人可敌,李小双曾经在奥运会上,用“团三周”吓唬对手,也是成功的范例。但是,难度总是有限度的,无限地上难度,使体操成了一项带有危险性的运动,高健曾经在批评国际体联时指出,片面追求难度,使体操成了在“坟墓旁边的舞蹈”。 上难度,那就意味着稳定性的减弱。追求难度,还是追求稳定,有的时候必须作出理智的选择。从昨天的决赛看,除了少数项目,我国运动员的稳定性普遍不够,至少比日本、美国以及罗马尼亚选手有明显的差距。难度是一柄双刃剑,可以攻击对手,但也可能伤及自身。 (本报雅典8月17日专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