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济成:把“蛋白质”变成“红肌纤维”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8月29日 19:05 北京青年报 |
赛后才知道,刘翔夺得110米栏的这块金牌有绝对的把握:教练说他曾经跑过12秒51,赞助商也早早就把“黄道吉日”的夺金广告准备好了,万事俱备,只待一枪,枪声一响,黄金万两,田协官员豪情万丈:“我要奖他一个亿!”后来一想:“可惜我没有那么多!” 虽然没有一个亿,但是0.01亿还是要奖的。百万奖金拿到手,刘翔可以给自己的爸爸妈妈买一套新房子了。换到20年前的洛杉矶奥运会,官员的热血再沸腾冒烟,顶多也只能
20年前的刘翔刚一岁,从1978年到1984年的六年,中国经济改革的最大的贡献就是让老百姓都开始吃上了饱饭,而且在饱饭之余还能经常买点票证之外的议价肉、蛋来改善生活。相比他们的前辈,刘翔和比他大四岁的姚明这一代运动员,从孕育期到生长期,基本没有遭遇他们父母小时候的“蛋白质”匮乏时代,加上刘妈妈是糕点师,经常给刘翔做些点心补充体力,从小吃的好也是这一代运动员成功的一个主要物质基础。 日本曾经在战后喊出“一杯牛奶强健一个民族”的口号。中国也是在改革开放吃饱了饭之后才有了能在竞赛纯速度项目上称雄世界的刘翔。除了科学刻苦的训练之外,从小的蛋白质充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长个长肉的时候,红肌纤维就比他们父辈强了很多。有红肌纤维才能有勇猛顽强的本钱,不是说你长得壮就一定能勇猛顽强,但是你要想勇猛顽强,你首先要有足够的蛋白质和红肌纤维。 其实在中国男篮也有一批“蛋白质”时代的好苗子,姚明、刘炜、莫科、朱芳雨、杜峰、易建联都是八十年代之后出生的选手,大部分都是不用苦练就能大力扣篮的“红肌”一代,只是他们中大多数人还没有像刘翔和姚明一样,把吃进去的“蛋白质”通过训练变成震惊世界的“红肌”。 在崇尚速度与力量的雅典,刘翔踏平了用速度说话的田径直道,姚明打翻了用力量说话的欧美中锋!刘翔和姚明用肌肉的速度和硬度捅破了一层窗户纸,如今不缺吃不缺喝不缺蛋白质,中国人的体质已经接近欧美水平,我们的下一代比我们还要“蛋白质”,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想当世界第一的雄心和努力,再多的蛋白质也没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