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奥运日记之8.17:怎么挣钱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8月18日 22:53 新华网 |
身在雅典,最大的感受之一是奥运会没有太多的商业味儿。这座5000多年的古城,不像亚特兰大,也不像巴塞罗那,奥运期间见不到大街小巷里乌秧秧的小摊小贩,到处兜售吉祥物和T恤衫,更见不到赛场外倒卖门票的黄牛党,或高价叫卖希腊国旗和小喇叭的闲人。 见不到商贩,这很令人吃惊。拿亚特兰大和巴塞罗那奥运来说,东道主均是尽可能多地出售特许权,不少刁民大钻奥运商机的空子,兜售假冒产品,或痛宰游客,发黑心财。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上,美国人除了爹妈不卖,能出售的一律贴上奥运标签,大肆拍卖,小到广场上的地砖,大到火车头和高楼大厦,能卖的卖,不能卖的出租,整座城市变成了奥运大集市。满街都是把T恤衫铺在地上,手摇“What is it”古怪吉祥物的黑白男女。 雅典不同。不管是奥运中心地带,还是最热闹的市区,除了静静垂在灯杆上的奥运旗帜,满城几乎看不到奥运商业广告,就连雅典奥运的TOP赞助商也似乎比较低调,见不到太多的广告。希腊转播奥运的电视频道不少,画面里除了比赛,几乎不插播广告,显得很干净,看着也连贯。 有些人议论说,希腊人缺少商业细胞,要不就是他们太懒,懒得到了家门口的钱都不挣。本人对此论不敢苟同。 记得一个希腊政府的大官儿曾表示,他们这次对商业化说“不”,准备把雅典奥运办成纯粹的奥运,要继承古奥运会的传统,不准备把这届奥运办得和前几届一样商业化。一开始,我觉得他的想法可能会“强奸”民意。投入这么大,不让国民捞回点好处,能行吗? 没想到,希腊老百姓真的很纯粹,他们并不认为奥运会是发财的良机,也没听说有希腊企业产生假冒奥运商标产品,挖空心思发奥运财。问过几个出租司机和志愿者,有人说,雅典奥运这次准能盈利;有人说,盈不盈利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奥运使希腊人又找回了自尊和凝聚力。 据悉,希腊对雅典奥运的总投入是72亿欧元,也就是80多亿美元,突破了60亿欧元的初期预算。从掌握的信息看,希腊该节省的地方节省,该破费的破费,不该挣钱的地方不挣,这些带有明显的希腊特色。 北京2008年将主办奥运会。申办成功时,提出要“力争办历史上最出色的一届奥运会”,现在,倡导“节约办奥运”,相信后一种提法大得人心。 不当冤大头是好事,但也要提防产生“逮住蛤蟆就要攥出血来”的想法。现在,大家都在谈“奥运经济”,反映出举国上下对奥运异常重视,均希望借着奥运推动中国经济,但如何适度地把握奥运商机很重要。如果谁都想扑上去咬一嘴奥运“大蛋糕”,都急于想借奥运盈利、发财,就会对奥运经济的准确内涵产生误读,也可能最终闹出笑话来。 希腊拒绝奥运商业化,美国人拼命把奥运商业化,这两个版本恐怕我们都不能照搬,两端之极取其中,剔除坏的,保留好的,可能是比较好的选择。 还有一层担心,怕国内企业和北京市民效仿美国人的做法。因为,中国目前依然存在着不规范的市场秩序,和为了发财不择手段的社会心理。 中国能杜绝侵犯奥运权益的假冒套版产品吗?北京能消灭赛场外见惯不怪的“黄牛党”吗?这些虽然在许多人心目中被认为是小事,但对国家和民众的形象很具杀伤力。 看来,怎么通过奥运挣钱,这不仅是经济学家研究的课题,也是社会学家和全国大众必须要探讨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