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贺兵与球队一起最后崩盘 奥运落选赛就像他的人生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6月04日 10:00 南方体育 |
奥运男排落选赛失败而归,和其他三员老将一样,王贺兵的国家队生涯基本画上句号。这位34岁的老将,过去一直生活在在周建安的阴影之下。好不容易这次奥运正选出战,却又与球队一起最后崩盘。他说自己没有张翔的天分,没有郑亮的灵气,他想靠自己后天的努力实现奥运梦想。可惜,结果还是烙上了悲剧的印记。恰恰这也是中国男排的悲剧。 特约记者史一方报道6月2日,在接连下了几天雨后,杭州显得有些阴冷。空旷的体
"王贺兵--"远处有一人朝着他喊,"回来了?真是可惜呀!"王贺兵脸上挤出一丝笑容,点点头,"是呀,太可惜了。"这句话,这几天他说过许多次了。说完,他一头钻进了自己再熟悉不过的利群男排训练馆。 大器晚成却心有不甘 王贺兵告别了国家队,这一次很可能是永远。中国男排在前一天就飞赴意大利参加世界排球联赛,四名老将则结束了他们的使命,各自回家。安家杰回山东打球,张翔回四川读书,王贺兵和郑亮则回浙江继续当他们的球员和教练。 就这么带着遗憾离开国家队,王贺兵显然心有不甘,"我放不下,打了这么多年排球,国家队也是几进几出,要放得下早放下了。几个月前我回国家队时还有过种种顾虑,但是现在真要离开了,却非常难受。早上拖着行李走出国家队的时候,我回头望了望,那一刻,我不知道我的心情应该怎么来形容。。"王贺兵点燃了一支烟,抬起头,闭上眼,深深地吐出了一个烟圈…… 尽管他在极力掩饰,再三表明他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遗憾,但他的思绪出卖了他,他反复唠叨着一句话:"出不了线,还有什么好说呢?还有什么办法呢?我又能怎么样呢?"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视线是垂落的。 王贺兵确实不甘心。张翔四次冲奥不成,确实很悲壮;郑亮在国家队浮浮沉沉,最后一次为国效力没能成功,确实很遗憾;但王贺兵不仅遗憾,还心有不甘。 与郑亮上天赐予的天赋不同,王贺兵属于大器晚成,1988年进入浙江一队,直到1994年才打上主力。这一年,王贺兵表现出色,帮助球队获得了全国冠军,并且入选了国家队。但国家队绝非坦途,他一开始根本打不上主力。1996年,在一次国家队训练中,王贺兵鱼跃救球,地板上的一根木刺扎进了他的大腿。1997年他到浙二医院检查,医生发现木刺已经接近静脉,再迟一些就危及生命。做完手术后,医生说他以后不能再打球,热爱排球的王贺兵却冒死坚持训练,居然奇迹般恢复了排球生命,并带领浙江队打入八运会决赛。同年,汪嘉伟将他召回队中,但当时周建安尚在,悉尼奥运会上他还是只能坐替补席。在周建安盛名之下,他的二传技术也始终得不到国人的赞誉。 面对澳大利亚慌了 2001年,俞觉敏和邸安和一起赴京上任,王贺兵接过他手中的教鞭,从此又当球员又当教练,双重责任在肩,磨难也多了许多。就在他执教的第二个赛季,王贺兵迎来了职业生涯的辉煌,浙江队第一次取得了联赛冠军,他则被评为最佳二传。 但是,始终有人对王贺兵的二传技术表示质疑,而人们在承认他是最好的同时也会在前面加上"国内普遍无人的情况下"这一前缀。在王贺兵的心中,始终藏着一种渴望,他渴望超越周建安,他渴望得到所有人的承认。而要达成这一切,最好的方法就是奥运出线。 然而这一届男排就如同老将的经历般尴尬,王贺兵等人几进几出,邸安和几次大换血都成绩不佳,最后还是不得不召回四员老将。这是最后一次机会,尽管所抱期望不大,王贺兵还是去了。最初的形势完全出乎他的意料,连胜韩日后中国队的出线希望顿时大增,王贺兵内心的渴望重被燃起。"我觉得我的个人状态不错,我也发挥出了比较高的水平。老队员发挥稳定,而年轻队员敢冲,我就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两者结合,发挥出最大的威力。"王贺兵在谈到他落选赛的表现时眼神亮了起来,他对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 但是,正如中国男排没能实现突破一样,王贺兵同样没能超越自己,没能实现超越周建安的愿望。中澳之战,在最关键一役中他慌了。"包括我自己,我们都不会打球了。"王贺兵长叹一声。他还是倒在了自己的缺陷之上,这是集体的悲剧,是个人的悲剧,但这就是悲剧。"我真的什么味道都尝遍了,酸甜苦辣,五味杂陈。"当记者问起王贺兵此次东京之行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叹了口气,又摇了摇头,然后如是回答。 落选赛就像是王贺兵的人生,起起落落,有高峰也有低谷,有希望也有失望。虽然失望,虽然遗憾,但他从未放弃。只要不放弃,他又何尝不会再迎来更辉煌的人生呢? (特约记者史一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