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排对澳大利亚心理失衡 亚洲超一流风范褪色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5月30日 23:01 中国新闻网 |
中新社记者 王健 竞技体育必须最终以成绩来论英雄,从这一角度来说,中国男排此次东京之战,最终是一个失败,其最大的失落,无疑是错过了多少年未曾遇见的依靠自己的力量打进奥运会的机会,也让他们将近四年的努力功亏一篑。 奥运落选赛开赛之后,中国男排出人意料的精彩表现曾经令球迷和舆论惊喜不已:完胜韩国,力克日本,轻取伊朗,令其几乎显示出当今亚洲排坛超一流的风范。然而,仅仅
正因为如此,中国队从团长张蓉芳、主教练邸安和,直到每个队员,无不为此失落而痛悔不已。张蓉芳表示,关键之战前已经发现了问题,却没能真正解决,自己要负责任。邸安和更是后悔不迭地说,对澳大利亚队的关键之战,不是轻视,而是太重视了。早知如此,还不如战前彻底放松的好。 尽管已经没有后悔药可吃,中国队依然从此次落选赛上收获不少。在去年的世界杯赛上,年轻的中国男排输球换来些明白,促成了此后新老结合的组队和临场作风上的长进。如今冲击奥运失败,又多了一些明白。张蓉芳指出,世界男排的技战术发展已经变得更为简单实用,对个人的能力要求更强,关键时刻能够下手得分显得十分重要,因此需要有靠得住的得分人物;此外,对个人的综合能力要求也更强,不是只扣下球或拦了网就完事。从这些方面来看,中国队在技术能力的全面性、细腻性方面,即便与日韩等亚洲强队相比,也还存在着差距。今后要在这些方面让队员明白,并下大力气。 中国男排在二00八年的北京奥运会幸运地不再需要费力冲破预选赛或落选赛的门槛,但作为东道主,其届时表现却不能不涉及国人脸面。从这个意义上说,或许中国男排此次落选赛的最大收获,在于一批年轻队员获得了关键国际赛事的磨砺和体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尽管中国队中的老队员,是此次参赛队伍中最为“高龄”的,但另一方面,四名二十刚出头的年轻选手(汤淼、沈琼、崔晓栋、初辉)进入主力阵容,也是此次所有参赛队伍中绝无仅有的。比起普遍成熟而老化的各路劲旅来,中国队经历了多次大赛体验的新生力量,其未来性依然可以被看好。 或许,正是出于这一方面的考量,邸安和主教练才会出语惊人地说,可以看出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的差距正在缩小,如果在培养人才方面做得好一些,中国男排在北京奥运会上打进前八名的可能性很大。(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