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排一心一意奔雅典 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5月26日 07:57 新民晚报 |
中国队3比1战胜伊朗队。中国男排三战全胜,直指雅典。 “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到第二局,‘汽车’才刚刚发动。好像一定要等中国队出状态,我们才醒过来。我回去要问问队员,为什么?”伊朗队的韩籍主教练朴基元赛后这样评价中、伊之战。
其实,朴基元只说对了一半。不是伊朗队状态出得晚,而是中国队同仇敌忾的气势压倒了伊朗队。老将郑亮说:“赛前,对困难作了最充分的准备,队员默契、团结,有着顽强的求胜欲望。大家明白,这是中国男排冲击奥运会的最佳时机。” 【声音】 中国队对伊朗队的比赛在中午进行。因此,观众寥寥无几。这时,你可以清晰地听到场上队员的声音。场上叫得最多的是张翔,声音嘶哑:“注意11号,斜线”。王贺兵也不甘示弱,嗓门挺大:“两点攻,拦网”。老将的每一次叫喊,居然还会有年轻队员的“嗨、嗨”的呼应。郑亮从不叫喊,观察力特强,属于“闷声大发财”一类。这位“亚洲第一副攻”有两绝,扣球快,拦网好。汤淼有些“自说自话”,每次当队友扣球失误后,汤淼就会发出声音:“没关系,正常。”排球“资历”最浅的崔晓栋只要拦网失败,就拍拍胸口,向队友示意“我的。”而“大河马”沈琼在场上总是咧着嘴在笑,无论领先、落后。“要用情绪感染队友。”沈琼认真地说。 【互敬】 中国男排是支新老结合有“代沟”的球队。老将34岁,小将24岁,年龄相差10岁。于是,对伊朗队比赛中,为了保证老将的体力,更多的球给汤淼和沈琼去扣,张翔的跳发也改为飘球。场上会听到年轻队员说:“我来。” 友谊使得球队非常和谐。副攻手崔晓栋对老将的评价绝对是由衷的:“郑亮的天赋太好了,他的快攻和拦网绝对是我要学的,看他打球爽。”汤淼对老将们也是一脸的敬重和佩服:“他们三位老将,真的是国内目前最好的副攻、二传和主攻。状态保持那么好,真的付出了很多。张翔蛮好的,心好,为人好。我们谈得很多,他过去在日本打球,所以对日本队比较了解,会作出客观的分析。我们好像没有年龄的差距,挺谈得来的。”同样,三位老将众口一词评价年轻人:“技术好,有冲劲,有朝气,聪明老实、非常好学。” 【老将】 按理说,老将在队里就是“上帝”,他们会倚老卖老,居功自恃。训练可以偷偷懒,可以指责别人。韩国队的主教练朴柱铉在谈三连败时,认为老将懈怠、骄傲,是失败的主要原因。然而,在中国队却完全是另一回事,4名老将训练量同年轻队员一样,以身作则,从不会提出任何要求。主教练邸安和对此非常感慨:“老将自身素质好,从不把自己当老大,当大牌。训练中起表率作用,自觉主动,难能可贵,这样的氛围教练非常好带。” 【愿望】 其实,奥运会出线,成了系在新老球员身上无法割断的纽带。教练俞觉敏的分析很客观:“关键是目标一致。老将拚命,新人谦虚。老将最后一次冲奥,张翔是第四次冲奥,因此都非常想圆奥运会梦。这次再冲不出去,会遗憾一生。而年轻人的愿望也强烈,有老将在,是冲奥最好的机会,所以特别有拼劲。这样,场上出现困难,一定会有人站出来,顶上去,不存在一丝埋怨。大家真是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特派记者李京红(本报东京今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