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排“以老带新”发奇效 海派三人组脱胎换骨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5月26日 10:13 体坛周报 |
特约记者俞晓东京报道 22岁的汤淼和沈琼,23岁的崔晓栋,本次落选赛,这三名生于八十年代的排球新新人类,在几杆老枪的带动下,有了长足的进步。 “三老带三新的形式太好了。在场上,我们可以和老大哥交流,他们有些还是教练啊。有他们在,感觉踏实多了。”说这话的是汤淼,三老指的是王贺兵、郑亮和张翔,而三新则是上海后生汤淼、沈琼、崔晓栋。
“我这几场打得好,主要是少犯了错误,加强了稳定性。”三场比赛,接应二传汤淼砍下了全队最高的55分。而他52.63%的扣球命中率,也在所有落选赛参赛队员中居于第8。如果说抗日破韩,汤淼发挥还有些起伏的话,那么对伊朗一战,汤淼则真正起到了一名核心的作用:无论是斜线进攻,还是网前探头球,都是一打一个准。获胜后的汤淼给记者展示了挂在他背包上的红色卡片:正面是7号,反面是大大的两个字——“必胜”。“我的护身符!”汤淼说。 “我的理想是当亚洲第一接应二传,但现在距这个目标还有差距。韩国老将金世镇,这次有伤没有发挥出来。还有山本隆弘,他进攻非常妖,球很飘,过网点低,很容易让人判断失误。不过,在与我们比赛的时候,他在关键时候几个球被我们拦住了,那感觉只有一个字,爽!”汤淼调皮地说。 三场比赛,主攻沈琼与亚洲飞人张翔打对角,表现分外抢眼。在场下,他俩是一间屋的室友,这种“同居关系”,被教练组从北京“拷贝”到了东京,其用意不言自明:传帮带。 “从翔哥那里学到最多的,就是为人处事,和对排球的理解。”沈琼最欣赏张翔的一点,就是他对这项运动的执着和从容。 虽然自己也是表现越来越好,但沈琼批评起自己却毫不留情,“平拉开进攻有待提高,一传还可以再好一点,拦网与防守的结合上还不足,关键球处理上经验不够。” 2003年世界杯,中国队三号位副攻的疲软招来颇多批评。这次郑亮回归,使得副攻崔晓栋有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与日本和伊朗的关键局比赛,当郑亮被对手重点盯防时,崔晓栋几记快攻干脆利落,既直接得分,又牵制了对手。“可能是都在上海队,我们之间的配合比较多。不过,我不希望被叫着三人帮什么的,我宁愿观众称中国队场上队员为‘七人帮’。”在谈起三人之间的配合,崔晓栋说。 对韩国队,中国队得分最多的是汤淼和沈琼(15分),与日本之战,汤淼得到17分,崔晓栋和沈琼分别是11分和10分,而打伊朗,汤淼、沈琼则分别是23分和16分,崔晓栋也贡献了3次拦网得分。对于三名小将的发挥,邸安和说:“从三场的比赛看,汤淼、沈琼和崔晓栋的表现一点不比老队员差。他们三人都参加了去年的世界杯,经历了大赛的锤炼;而有老队员在场上,他们的心理上稳定了许多,觉得有了依靠,也就敢于发挥了。” 邸安和说,这三名1982年出生的选手,是中国男排在2008年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