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位”尚未坐稳--记冷静而亲和的新领袖张怡宁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8月23日 18:51 南方体育 |
本报记者许绍连综述 四年前的悉尼奥运会,王楠拿到女单女双两枚金牌。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她将成为邓亚萍的"接班人"。四年后的雅典奥运会,人们又将目光集中在张怡宁身上,这位同样赢得女单女双两枚金牌的姑娘会是一个正确选择吗?
从比赛来看,张怡宁的冷静和沉着正是领军者所需要的。她看上去总是那样镇定,她的出场甚至让很多人感到放心。对于这种表现,张怡宁总结为一个字:气!按照她的说法,正因为自己是带着一口气来比赛,她能始终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胜负:"面对金牌,要说没有任何想法,那非常难。谁都是想赢怕输,我也渴望奥运金牌。但以往经历告诉我,过多地考虑这些反而让自己不敢放手去打,结果很容易陷入被动。既然知道这么想没有用,我对自己的要求便是放飞自己,超越自己,只要战胜自己,就能战胜对手。正因为一直就有这么一口气在,我反而更加能够打出激情与风格。" 这口气,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比赛的气质。张怡宁似乎具备了当年邓亚萍的气质--- 不仅有一股子狠劲,而且不论领先或落后,她都是同样的淡定。甚至在女双夺金后,她也没有展露笑颜。高手过招,无法在脸上读出心情,这才让对手最发怵。从个人能力及比赛气质来看,张怡宁显然通过了"领军人物考试"的第一关。 领军人物也需要亲和力。张怡宁在队内的外号是"老张",22岁的她不介怀自己被叫老了,而认可外号里传递出的亲近和尊敬。所有队员们都和张怡宁相处融洽,而在半决赛被她淘汰的韩国选手金景娥主动称她为姐妹,两人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也是"交头接耳",一副姐妹情深的模样。张怡宁也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人,她在赛后激动地冲向合作多年的教练李隼,在新闻发布会上,她还动情地表示要将金牌献给李隼,"十年来我们共同走过许多风风雨雨。他对我的乒乓生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真的不知如何才能感谢他为我所做的一切。我愿把今天这枚奥运金牌献给他。" 要提醒这位小姑娘的是,她必须避免像四年前的王楠那样,"后位"尚未坐稳,便被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掀翻。16岁的郭跃就极具潜质,并与牛剑锋联手夺得奥运女双铜牌。要坐稳领军位置,张怡宁,你得小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