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乒迈上奥运大考门槛 “中国长城”势越强心越虚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7月20日 08:42 新浪体育 |
新浪体育讯 四年前,中国乒乓球队在悉尼包揽四枚奥运金牌,评论认为那是个“惊喜”,因为这支队伍奔赴悉尼赛场之前,虽然顶着全部四个项目卫冕冠军的头衔,但大赛前的战绩和状态却不是最好的:悉尼奥运会前一年的世界杯赛上,中国男队全军覆没,当年的世乒赛团体决赛中又负于“老迈”的瓦尔德内尔领军的瑞典队。 事实也是如此,在3:2结束的男单决赛中,当时已经35岁“高龄”的“游击队长”
四年之后的今天,中国乒乓球队又迈上了奥运会“大考”的门槛,这次的情况该有所好转了吧?7月份国际乒联公布的最新世界排名中,中国男女选手依然高居榜首;过去半年间的所有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比赛,但凡中国队参加了,金牌就一定是包揽;3月份的多哈世乒赛团体赛更让我们“见识”了欧洲军团的团体劣势,瑞典人“廉颇老矣”,德国队也只有波尔一个人好使,“孤木难成林”,哈哈,放心了。 但,中国国乒队要在雅典继续“包揽四金”的口号还是喊不出口,队里不论问到谁都说“有希望没把握”,甚至于每名奥运国手表决心时的语气都听上去有那么一点点心虚。 蔡振华说“保二争三”,刘国梁说“保一争二”,一个老谋深算的总教练,一个少壮派的男队主教练,都强调男单夺金难度最大,“世界排名三十、甚至于五十名以内的选手都有夺冠的实力”。是危言耸听吗?回首过去两三年,再看看磨刀霍霍的欧洲诸强和亚洲对手,尽管不情愿,但这话不敢不信。 去年巴黎世乒赛的惨境仍历历在目,中国男队“顶梁柱”马琳负于朱世爀、止步于八强,王皓负于陈卫星、止步于十六强,孔令辉挣扎到半决赛、但还是过不了施拉格那一关。 别说什么换马琳、换王皓,谁碰施拉格都不能让他夺冠,对阵顺序决定了就是命,是命就得认,雅典奥运会上绝对也有好运气和差运气的差别,难道形势有利我们就冲锋陷阵、形势不利我们就怨天尤人?世乒赛越是战到最后,越是只认“一剑封喉”,而雅典奥运会上,从始至终的“单败淘汰”,每一场球、甚至于每一局的危急程度都只会更甚。 现在提起巴黎世乒赛上输给“削球”的惨状,无论主教练还是王皓这样的当事人,都说“我们下了苦力气,早把他们研究透了,再碰削球手绝对不怕”,但作为雄霸乒坛数十年的“乒乓长城”,我们的哪个选手不是在各方对手的严密注视下?马琳难缠、王励勤全面、王皓一手直拍横打独步天下,但如果被深藏暗处的对手研究透了,这一发发冷箭任谁都难躲。 男队如此,女单的境况也是这样,“防冷”是志在夺金的中国队在正常发挥、调整心态之外的另一大主题。2002年的釜山亚运会上,朝鲜的几个“怪球手”把“一姐”王楠打入谷底,七枚金牌中国队丟了女团、女双、男双和混双三块。这样的教训面前,实力显得如此无力。 而对于双打,中国队更不敢下保证。这心虚得和实力无关,因为像中国香港、日本这样的队伍为了在奥运会上取得金牌突破,不惜划出人来专攻双打;我们呢,四年前男双夺冠的王励勤和阎森去悉尼时只背着双打的任务,而现在,我们的双打配对至少有一个人还同时肩负着单打的任务,即便主力们都说“会处理好精力的分配”,但谁都知道他们还是得在单打之外才拨出些力气来练练双打。 自乒乓球于1988年成为奥运项目以来,16枚金牌中有13枚被中国队收入囊中,只在汉城奥运会上被东道主韩国人拿走两枚,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被老瓦抢走一枚。论实力,再现亚特兰大和悉尼的辉煌并非无望,但要想轻松“达标”,中国队的最后备战还需要在技战术上多那么一点点火候、在心态调整上多那么一点点自信,外加在雅典赛场上多那么一点点运气 也许我们该盼着,现在的这支国乒队能像四年前那样给我们“惊喜”。(袁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