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陪练练出了卫冕冠军 陈中因祸得福练成绝技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8月30日 13:35 《足球》报 |
特约记者萧金雅典报道 四年前,年仅18岁的陈中在悉尼奥运上为中国代表团带来了一枚意料之外的跆拳道金牌;四年后,这位河南姑娘再次在奥运会上称雄,她在29日晚进行的跆拳道67公斤以上级的决赛中击败法国选手巴维尔,卫冕成功。 因祸得福练成绝技
陈中接触跆拳道纯属“半路出家”,原来在焦作市业余体校时她主攻的项目是篮球,1995年,她才改练跆拳道。 凭借身体素质好与反应快的优势,陈中迅速在这个项目上找到了感觉。2000年,18岁的她在世界跆拳道锦标赛上获得铜牌,这是她的第一个世界大赛奖牌。而在同年进行的悉尼奥运会上,陈中一路过关斩将,进入了最后的决赛,在决战中,她敢打敢拼,以8比3的绝对优势击败了俄罗斯名将伊万诺娃,为中国夺得奥运会跆拳道首枚金牌。但自此之后,陈中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众矢之的”:获得了奥运冠军的她成为了其他选手研究与赶超的目标,正如某教练所说,“过去是陈中打世界,现在是世界打陈中”。 但陈中还是相当有信心,赴雅典之前,她表示:“只要有4年前的心态,自己便可以夺金。”她的信心是建立在对自己实力了解的基础之上的。两年前,陈中在亚运会前的训练中右腿十字韧带撕裂,而她以往攻击的主要发起点就是右腿。但这并没有击垮陈中,反而使她练就了一项绝技:左右开弓。由于右腿受伤,她有意识地开始加强左腿的力量与攻击训练,不久后,陈中发现,自己的两条腿都可以成为攻击发起点了。 另外,对手的重视也客观上“帮”了陈中一把。“我发现世界上很多优秀选手都把我当成她们的对手,别人如此重视,证明了我的实力,我变得比以前自信多了。”但陈中亦并没有自满,她更重视了技术及打法上的提高。在奥运会前的训练中,陈中在原有的速度快、爆发力强的优势基础上,制订了专项力量和技术的训练计划,而根据国际跆拳道的“击中头部得一分改为两分”的新规定,陈中亦有意识增加了踢头的训练。“不这样不行啊,很多对手都在盯着我呢,我不能让她们失望啊!”陈中调皮地对记者说。 教练给她们找来男陪练 从外表上看,你怎么也想像不到这个瘦弱、斯文的姑娘便是在场上有股“狠劲”、打起来不要命的跆拳道高手。“教练要求我们上场之后便要有股‘杀气’,要狠,这才能震住对手,”陈中如此解释。 但在跆拳道队主教练陈立人眼里,陈中还不够狠,“要震住对手,必须要有股狠劲,你要让对手一上来就觉得害怕,这是最重要的。陈中嘛,还是有点软。”为此,陈立人想出了一个办法,大赛之前为女队员们找来了男陪练,这招果然有效。陈中说:“男子的腿很重,我们在训练的时候对踢,他踢我,我踢他,踢着踢着,我就生气了,你怎么踢我那么重呀?然后我就急了,也狠狠地踢他。这样,慢慢就培养了自己的狠劲。” 22岁的陈中目前是北体大的研究生,平时学习时间紧张加上跆拳道的训练,留给她的休息时间很少,每周只有半天时间。由于休息时间太少,陈中想出了一个解闷与宣泄压力的好办法,画画。她给记者展示了她的多本“杰作”,有篮球、跆拳道训练画面、有猫狗鱼虫等的素描,她还给记者讲解了一下画这几幅画的情况,“我喜欢篮球,但能看球的时间很少,所以就自己想像一下了。至于跆拳道的这几幅是我的一个训练体会,是我当时想到的破解对方前腿攻击的两个招数。”在解闷之余还能提高技术,画画果然是个好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