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突破奥运会历史成绩 中国射击队雅典高奏凯歌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8月23日 15:43 南方日报 |
从洛杉矶的3金1铜到悉尼的3金2银2铜,再到雅典的4金2银3铜,中国射击队不断前进。 神射手们凭借着出色而稳定的发挥成为中国代表团的金矿。他们向上的生长力孕育着无穷潜能,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会是一场春雨吗?中国射击焕发出勃勃生机。 运气后面是实力
雅典是中国射击队的福地。中国队所获得的4金中,有3金是枪手们在最后一枪扭转乾坤,反败为胜的。其中只有朱启南和李杰包揽金银牌的男子10米气步枪显示出压倒性的优势。如果女子10米气步枪、男子10米气手枪以及昨天的男子50米步枪3×40的决赛对手不出现失误,中国射击队很可能收成惨淡。 表面上看来,似乎雅典的幸运女神特别偏袒中国枪手。但根据射击比赛的特点,这样的结果也是非常正常的。因为射击比赛要求的精确度之高,常常使选手在比赛中产生很大压力,从而导致发挥不稳定,有时候一个选手在预赛和决赛中完全两样。中国枪手们能够在对手失误的情况下把握住机会,就是中国射击队强大的实力。要知道中国一共取得了26张奥运会射击门票,是获得决赛资格最多的国家。 灵活机制保证活力 中国射击队能够保持长盛不衰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灵活的选拔机制。从2001年的九运会开始,许海峰、孙盛伟等国家队教练就泡在赛场选拔人才,而且国家队的选材一直是现在进行时,直到去年的城运会,射击队仍然在寻找夺金枪手。 大部分的运动队都是早早定好人选然后开始训练,但射击队是看状态定人选,毫无资历可言的小将朱启南就是在最后时刻才搭上了奥运末班车。这种唯状态论的选拔机制正符合了射击运动不讲究协作,只强调个人的特殊性。所以可以预知的是在北京奥运会上出战的将是状态最好的中国神枪手。 后备力量层出不穷 许海峰表示,中国射击运动新秀层出不穷,后备力量基础雄厚才是中国射击之本。 20岁的朱启南、21岁的杜丽、21岁的魏宁在本届奥运会夺得了2金1铜,他们将是4年后北京奥运的主力。而中国射击的年轻人还远不止这些,事实上本届奥运会中国射击队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其中包括44岁的王义夫、42岁的高娥。国内还有很多具有潜力的小将,比如吉林的张付,上海的费逢吉等,他们虽然年轻但已经有世界冠军的头衔入账。 灵活的机制,层出不穷的新人,完全可以期待中国射击在北京奥运超越雅典奥运。 陆兴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