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占波:儿子带来好运气 从心里喜欢射击运动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8月23日 04:04 北京娱乐信报 |
12岁的时候,还在信阳市六中读书的贾占波被选进市体校射击队,开始了他的射击生涯。 与那些少年成名的选手不同,贾占波年轻时没有过多的辉煌战绩,但有着坚韧性格的他并没有就此放弃,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于换来了回报。在1997年八运会上,他一举夺得男子步枪60发卧射冠军,此后他更是先后数次夺得全国冠军。尽管在国内数次封王,但贾占波
并不出众的成绩并没有让这位30岁的老将气馁,贾占波用更加艰苦的训练来作为对那些关于他将退役的传言的回报。“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才有可能取得成功。”这是贾占波认准了的道理,正是凭着这句话,贾占波在他30岁的时候迎来了一个状态的高峰。今年的第10届亚洲射击锦标赛男子50米步枪卧射的比赛中,贾占波以697.5环夺得银牌,夺得了一张宝贵的奥运入场券。 在大家看来,步枪射击是一项非常艰苦的运动,而贾占波却认为,只要投入进去,它就可以带给你无限的乐趣。 射击训练即使在三伏天也要外套一层厚厚的皮衣皮裤,内穿毛衣毛裤,再端一杆十几斤重的步枪,汗流浃背,一站几个小时,在常人看来简直就是一种酷刑。近于机械的一系列动作:上膛、举枪、贴腮、瞄准、压响、保持,贾占波从没半点怨言,一练就是十几年。而尽管年龄越来越大,但是在河南省射击队步枪班中,贾占波总是积极认真地执行教练员的训练安排。在平时的训练中,他对自己的要求比教练要求的还要严,从不因为自己是老队员而搞特殊,这也使得他的成绩有了稳步上升。 即使在生活中,射击也是贾占波的重心。所有与射击运动有关的都是贾占波所关心的,其他著名射击运动员的训练方式、关于枪械的知识、射击方面的书籍杂志等等都是贾占波的最爱。在成绩没有大的突破的时候,贾占波并没有着急、或者想到退却,反而贾占波在训练场上排除杂念、更加艰苦地训练,正是这种良好的心态和艰苦的训练,令贾占波在而立之年仍保持着良好的状态。 圈里人称他“贾哥” 常年征战国内各地射击赛场的贾占波,在射击界的人缘非常好。热心的贾占波经常给别人帮忙,无论是比赛中还是训练里,贾占波经常会跑前跑后地给队友帮助。 性格随和是贾占波人缘好的原因。在赛场上可以经常听到这样的玩笑话:“老贾,还打呢?给弟兄们留个机会好不好。”而贾占波只是随和的一笑,他很喜欢与比他年轻的队员在一起,而国内其他的队员也都亲切地称他为“贾哥”。 在河南射击队中,贾占波更是名符其实的老大哥。日常的训练中他就像大哥哥一样照顾着其他小队员,去年射击队的老教练因病住院期间,贾占波为了让教练能安心地在医院治疗,主动地承担起队里的技术训练工作,所以“贾哥”这个称呼在河南射击队中也就叫得更为普遍了。 儿子带来夺冠运气 妻子前年怀孕时,贾占波却不能陪在身边照顾。去年春节刚过,由于训练的需要贾占波辗转到福建的泉州和福州冬训,一个月后,他又要参加比赛,而这时他妻子已接近产期。一边是即将临产的妻子,一边是非常重要的比赛,两者之间贾占波选择了射击事业,他做通了妻子的工作,让他的妻子住院通过剖腹产比预产期提前生下了孩子,在儿子出生的第三天他又匆匆踏上了南下广州的列车,参加比赛,并以597环的成绩获得男子60发卧射的冠军。队友开玩笑说:“是孩子给你带来了成功,带来了运气。”今年,这个运气又让贾占波在雅典幸运地夺得了一枚奥运金牌。 为了使自己能安心地投入训练、比赛,贾占波经常把孩子、妻子送回许昌老家,然后在第二天照常训练,从不影响一节训练课,不为别人出任何一个难题。 “老枪”背后有强援 由于无暇照顾家庭,贾占波夫妻双方的父母承担照顾刚刚出生的孩子的任务。 贾占波的母亲,在孙子刚生下不久就检查出患有子宫肌瘤,医生建议马上手术,当时贾占波正在北京进行备战奥运的集训,但为了不影响备战,母亲一直瞒着贾占波,老人家把老伴留在郑州继续照顾孙子,自己独自回到信阳做了手术。“无论怎么难都不能影响孩子训练,孩子这么大了,练到现在不容易,心得静。”看得出,贾占波的母亲很为自己的儿子感到自豪,贾占波出征雅典前她就说:“这孩子从小就稳重,一定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为中国争光。” 信报记者孙可 贾占波 籍贯:河南信阳 出生日期:1974年3月15日身高:1.75米 体重:83公斤 1997年 全运会步枪60发卧射冠军 2004年亚锦赛步枪60发卧射团体冠军、个人亚军 2004年 奥运会步枪50米步枪3x40冠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