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元老”王义夫为信念出征:现在还不是终点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7月22日 18:03 新浪体育 |
新浪体育讯 一个广告成了我们之间最直接的切入点。那是CCTV体育频道热播的、或者说更贴近公益广告性质的一条奥运宣传短片——独立参赛的东帝汶女选手和一名来自非洲的男选手,在他们所参加的马拉松比赛中受伤,而克服了重重困难,他们在几乎花了其他选手一倍时间后、跌跌撞撞终于冲向了终点。“我的祖国不是派我来听发令枪响的,而是看我如何冲过终点线的。”看得出,老王对于这则广告印象深刻,而且同样颇有感触:“射击比赛,你大概永远都听不到发令枪,但每一次提示的哨音、以及子弹出膛撞击的声音,对你来说
这个信念叫做超越,下一枪要争取超过前一枪,而每一次都要超越自我。“就像现在,这个马拉松,还没有到达终点。”东北汉子的语气平静依然,并不铿锵但却坚定有力。提前一年拿到奥运入场券、凭借一直保持着稳定的高水平和较好状态,44岁“高龄”的老枪王义夫,再次成为这支队伍的领军人物可以说已经板上钉钉。从洛杉矶到雅典的“马拉松”,20年来连续参加奥运会,“六朝元老”让王义夫独一无二,成了中国重返、征战奥运赛场的“活化石”。“我记得以前听那些评书演义,三朝、四朝元老就不多,五朝元老很稀罕。”老王说,“而现在还能有机会参加奥运会,可以说实在是太幸运了。” “三点”构成一线 仅仅是“幸运”,决不能解释老枪的越老越红。王义夫自己也并不讳言,坚持了20多年、之所以一步步地走到现在,是不懈付出超人努力的结果;尤其是从1992年巴塞罗那夺金之后,他付出得显然要更多。“我们老运动员所面临的压力,和年轻运动员相比有很大的差别,甚至要比他们还大。上一届悉尼奥运会和这届奥运会,参加选拔赛的运动员有的才不过16、7岁,也就是说我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时他们还没出生,而我们就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尽管射击项目有其自身的特点,但在客观上也要受到体力、精力的限制,而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当1992、1996年身体的颠峰状态过后,王义夫也坦率地承认,在这些方面相对有所下降。“和年轻队员相比,体力、精力都处于落后;我们老运动员能做到如今这一步,靠的是自己的实力,靠在竞争中自己取得的成绩,并非因为取得过的成绩得到什么照顾。” “年轻队员练一上午,在举枪数上绝对是要超过我的,我只能比他们多练一下午;他们打一枪我就得想办法打两枪,争取把损失弥补回来,总得要比他们多积累一点。别人打半天,我就多练一下午,别人练一天,我就晚上加班练。”老王一直这样认为也总是这样强调,“要想取得超人的成绩必须付出超人的代价,这样在比赛中才能取得好成绩。”进入国家队射击生涯的20几年,每天都要对着靶子4、5个小时,虽然现在在队内身兼数职、行政事务难免要占去一些时间,但训练上他更是自觉和勤奋。这次广州集训,老王把这个训练时间平均提高了将近2小时,有时甚至是按照“8小时工作制”运转。 射击的最基础的原理是“三点一线”,而射击队日常的训练生活,基本就是规律性地保持靶场、食堂、宿舍“三点一线”;不过老王的奥运长跑,另有一条“三点一线”的轨迹。“能坚持到今天这个份上,和组织上提供给我们好的训练环境、生活保障分不开。”王义夫诚恳地说,这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基础条件;同样从事射击工作的爱妻,张秋萍的理解和支持给他提供了精神动力;加上自身努力这个最根本的支点,“三点”构成了王义夫第六次通往奥运的朝天大道。 “非正常”才正常 大概更多人最关心和最不放心的,还是老王的身体。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气手枪决赛,几乎虚脱的情况下射出最后一发子弹、晕倒赛场的一幕令人至今记忆犹新。诊断结果是颈椎基底狭窄,颈动脉供血不足,这是很严重的颈椎病;如果训练过于疲劳或者比赛时的高度紧张,就有可能引起血管收缩、压迫神经,容易导致发病。针灸、按摩结合药物治疗,成了王义夫几年以来的另一项“必修课”,而久病成医,现在不但对身上的不少穴位相当熟稔,老王也能充当半个按摩师,给自己的妻子按摩。 经过多方治疗,王义夫说自己的颈椎病病情有所缓解,但要把病彻底治好并不容易,特别是在每天都要保持大密度的训练情况下。不过老王对此看得很淡,“这其实就是我们这一行的职业病,只要不再影响到比赛就没什么。”老王半是认真地开起了玩笑:“你们千万不要把我们当正常人看,要不你们就不是正常人。我们这些人都不是正常人,正常人干不了我们做的这些事情。曾经有人问过‘你打不动了,比如70岁的时候想做什么’,我跟他说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抗到那时候哪。”老王右眼的裸眼视力,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时还有0、2到0、3,上届悉尼奥运会时下降到了0、1,而到了现在,连0、1都不到了。“连隐形眼镜都带不上,带隐形眼镜要求眼睛是圆的,但长期训练中盯的动作,把我的眼睛慢慢变成扁长的了,都叫这是蚂蚱眼。”提到“蚂蚱眼”老王自己不由还乐了,“肯定都够残奥会的标准了!” 他说自己比赛中不少时候出枪、击发,其实凭的就是常年一次次举枪、瞄准的感觉。“当那种感觉调整出来,会进入一种更好的状态,打得会更准;当这种感觉上来时,精力好的话我会加快节奏、打快枪,快还是有很多好处的,那是一种风格。”老王诠释自己的“快枪手”风格,现在他要用“蚂蚱眼”瞄准雅典,瞄准金牌的准星。 “轮回”创造纪录 “美国总统罗斯福连续第四次当选总统时,有记者请他谈谈连任的感想,他没说什么、只是反过来请记者吃煎鸡蛋,等到记者实在吃不下去时,他说‘知道四任总统的滋味了吧’。打了这么多年比赛,举枪—瞄准—击发—放枪—再举,一次次重复的动作和这样的生活不觉得单调吗,而现在将是你第六次出征奥运会,是否也像四次连任一样、还有激情吗?” 记者使出的“激将法”,果然发挥了作用。“怎么会没有激情?高精度的射击就是靠反复地做、熟悉,就是这么一个动作,看起来也许比较单调,但我已经放不下射击了。哪怕放假暂时不训练,到时间就想打上几枪,要不心里就感到难受。这种感情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但感情本身就是酝酿激情的基础。能在比赛中争取到奥运席位,对自己的鼓舞本身就是非常大的。做一个运动员就应该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对自己的事业忠心耿耿,做为我个人来说,在我能够为事业奋斗的时候,有一份热就要发一份光!” 没有心底这份对于事业执著的投入和激情的渴望,王义夫说要打到现在,根本是难以想象的事。巴塞罗那奥运会后,全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巨奖奥运体育英雄的热潮,他说他就看到在巨额奖励面前,有的运动员渐渐失去了前进的目标,本来还可以为国争取更多荣誉,却早早离开了运动场。 正是在巴塞罗那,经历三届奥运会的磨砺后,王义夫拿到了自己的第一枚奥运金牌;到现在又是第三届奥运会,在两枚有些遗憾的银牌之后,按照这个周期,应该又要得金牌了。而“六朝元老”此前还保持着一项纪录,王义夫和伏明霞一起以5枚奖牌的收成,成为中国目前获得奥运奖牌最多的选手;雅典无疑给老王创造新纪录提供了机会。“其实所谓的‘六朝元老’也没什么,过去有个外国射击选手,连续参加了7届奥运会。在事业上奋斗这么长时间多不容易,我们老运动员应该争取能打多长时间就打多长时间,看看射击运动员的生命究竟能有多长,这本身就是一个挑战自我和极限的过程。如果将来有一天我不行了,那我愿意做一块铺路石。” 老王说自己第一次参加洛杉矶奥运会时,赶上他24岁的本命年,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恰好是他奥运历程中的又一个本命年,“眼看又是一个轮回。”雄心不已的“老枪”最后的话饱含意味,或许暗示着奥运“马拉松”,又将奔向他崭新的轮回。(刘健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