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纪中:奥运会的金、银、铜牌数目可以预测吗?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8月11日 19:31 新浪体育 |
新浪体育讯 这个问题是客观存在,反正有人在预测,舆论也喜预测。 根据过去中国参加多届奥运会的实践来看,这种预测来自几个方面:首先是政府体育主管部门的预测,比较体育学上的预测,舆论的预测,关心体育的社会各面和群众的预测,最近又出现了经济学家应用分析数据的预测。
我们的运动员训练还是“举国体制”,即便说它有计划经济的味道,也是处于计划经济,但是用市场经济的语言,我们也可以说是优质资源的优化配置结构。因为,这些资源主要控制在政府主管部门手中。采取这种配置办法,总的成本难以计算,但是总的效益是明显的,外部值为正值。因此,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奥委会心中始终有“一本帐”。而且全年,整个4~8年的过程都在调整这本帐的项目和投入。他们的预测应该说是有权威性的,又是留有余地的。 比较体育学是国际上一种新的社会科学学科,我国在这方面已有不少专家,主要分布在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他们是国家和地方体育主管部门的“外脑”。他们通过对各国体育发展模式、状况、理论、实践的研究和比较,根据奥林匹克四年一个周期间各国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动态比较作出预测。政府部门的预测在相当程度上也是参考他们的成果的。 最近美国的几位经济学家,他们从各国的经济实力,人口状况和人均收入等数据作出了经济分析模式。据说准确地预测了悉尼奥运会的结果。现在又对雅典奥运会作了美国奖牌93,俄罗斯83,中国57,德国55的大胆预测。这种撇开运动实际成绩,纯粹从经济数据的分析是经验分析还是科学结论,我还没有研究过,不敢妄然评论。 舆论的预测,我看是基于上述几种预测的基础上,根据舆论的不同视角做出的,一般来讲言之有物的多数。因为体育记者长期跟踪各国运动成绩在不同项目上的起伏变化,参照各国体育界自己对自己的估计做出来的,确实有相当的可信程度。 社会和群众的预测是最广泛的层面。随着奥运会的临近,这将成为人们休闲时间的主要论题。这些预测吸引着社会上越来越广泛的群体关心和观看奥运会的电视转播和新闻传媒的报道。这是奥林匹克精神在这一时段内最有效的普及。 卖个人如果都愿意预测一下我国运动员的成果显然是件好事。 (魏纪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