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机场风风火火 第一时间采访中国代表团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8月09日 02:47 新闻晨报 |
晨报记者雅典机场第一时间独家采访中国代表团 到机场迎接中国奥运代表团,听起来再简单不过,但是在这届安全至上的奥运会上,这对于所有的中国记者来说,几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早在7月31日晨报记者团抵达雅典当日,中国驻希腊大使唐振琪在宴请晨报记者团时
记者能够做什么?“运动员取完行李之后就直接从边门上大巴开走,记者根本接触不到。也许就是电视台能够拍到运动员在大巴离开机场时向你们挥手致意的镜头,里面是肯定进不去的,更不可能有采访的机会。”在我们前天再次向大使馆方面了解接机情况时,得到了这样的答复。 “门关上了,就从窗子里爬进去”———这是记者采访的宗旨。有难度才够刺激,记者暗下决心,一定要采访到刚刚抵达雅典的中国代表团,让晨报的读者享有第一手的信息。 城市建设比较破旧的雅典,却有一个非常先进的机场,当记者抵达机场时,看到荷枪实弹的军警到处都是,用警惕的眼光审视着每一个人。 先按照常规到机场到达大厅,一看这里几乎没有人。记者马上调转方向,出门到机场主建筑的四周寻找。结果,在机场到达大厅的旁边,看到了一个有些异乎寻常的停车场。 为什么说异乎寻常呢?这个停车场上停的都是有奥运组委会标志的大巴,而且停车场的入口也设有安检门,几个军警严格把守,驱赶任何一个打算接近大门的旅客。再往远处看,这个停车场有一条通道和机场到达区的内部相连,记者马上断定,这就是中国代表团将要上车的地方,也是记者唯一有可能接触到代表团成员的地点。 又是一场与希腊警察斗智的游戏开始了。先是观察,先后有不少记者要接近大门,都被警察驱赶,慢慢地,在大门外的马路对面形成了一排好几层记者的“阵容”,摄像机和不同大小的照相机,长枪短炮都早早地架好,等着中国代表团出来。 但这样等是没有任何用场的。记者心里定下主意,就急匆匆地向大门走去,一批新华社的记者也很快跟了上来。 一位高大的警察马上上来拦截,记者就装着心急火燎地说:“我有急事要回主新闻中心。” “不行,你不能进去,请走开。”这样冷酷的回答当然在意料之中。 “不行,我有急事,我们的新闻中心班车在里面,你不让我进,我怎么回去?”记者也把脸板下来。 “反正不行,这里闲杂人等一律不许进。请你马上离开。”对方仍不让步。 记者的态度更为强硬:“怎么不行?车停在里面,又不让我们进,那么为什么让我们来?你的上司在哪里?” 这个时候,希腊警察的英语不够用了,他结结巴巴说了几句说不明白,就用步话机叫来了另一个警察。来的这位英语也不灵光,交涉了几个回合之后他也烦了,便说:“好吧好吧,你们赶紧进去,进去赶紧上车赶紧走,不允许逗留。” 进来之后,我们怎么舍得走?就躲在停车场和到达大厅之间的通道里,等待中国代表团的到来。除了新华社的一批记者,国内平面媒体的记者只有晨报记者一人。 这段时间真的难熬啊。看到警察身影出现就要尽量躲起来,分分钟生怕被警察发现请出去。而消息是一会儿一变,先说是中国代表团已到,后来说没到,后来说已经开始下飞机,我们就在焦急地等待着,希望能够赶在希腊警察反应之前完成采访任务。 当视野里出现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民伟岸的身影,记者忍不住笑了,我意识到,自己打赢了又一场和希腊警察的智斗,奉献给晨报读者的又一批独特的新闻“美食”,马上就可以开始出炉了。作者:晨报特派记者陈敏(希腊雅典8月8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