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代表团做好媒体服务 满足大众多样化需求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7月27日 11:38 中国体育报 |
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必将成为世界的热点和焦点。但是,奥运会的盛况和运动员的精彩表现,除了少数观众能到现场亲身体验之外,更多的人是通过报纸、电视等不同的媒体来体会、品味和了解。所以,为媒体做好服务工作,历来是各国家和地区代表团高度重视的工作之一,中国体育代表团也不例外。本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将采取哪些措施,为媒体更加全面、及时地报道奥运会的进程和中国体育健儿的表现创造条件?日前,本报记者就此专门采访了中国体育代表团有关人士。
问:这次中国将派出407名运动员参加比赛,而获得奥运会采访资格的持证采访记者也达到近400名。记者都想获得更多信息,运动员要全力完成比赛创造成绩,中国体育代表团如何解决这个供需矛盾? 答:奥运会历来是两个赛场,一个是竞技赛场,一个是新闻赛场,两个赛场同样重要。作为记者,总是希望获得更多信息,完成报道任务;而运动员第一任务是打好比赛,取得好成绩,为国争光。两者目标一致,但实际操作中会出现一些矛盾。中国体育代表团将在不影响运动员比赛的前提下,合理、有序地做出安排,满足媒体的采访要求。当然,这项协调工作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因为比赛在进行中,可接受采访的时间有限,媒体又有时效性和大量多样化需求,因此,合理整合资源,事先做好周到、有序的安排非常重要。 问:能否具体介绍一下代表团采取的有关措施? 答:与悉尼奥运会相比,现在媒体的传播形式更加多样化,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电视、广播、通讯社、报纸、杂志等,还有新技术条件下日益发展的网站,以及短信、彩信、WAP等新传播形式,我们适应这种形势发展的需要,采取了各种措施,来满足不同媒体的不同需求,从而更好地为大众服务。 比如早在代表团成立之前,我们就举行了奥运会的新闻通气会,向广大媒体介绍各运动队备战奥运的有关情况和安排。中国体育代表团正式成立后,按照惯例,组成赴雅典记者采访团,对所有注册记者进行培训,请中国奥委会和中国体育代表团领导介绍中国体育代表团的目标和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我们还邀请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的主要负责人和教练员等,详细向媒体介绍各项目备战奥运会的具体情况和动态,分析有关竞争形势,并提供丰富的材料;邀请中宣部、外交部等有关部委的领导,为赴雅典奥运会的媒体介绍有关形势和雅典的情况。 即使在当前我们代表团备战奥运会的关键时期,为了满足一些媒体的采访和专访要求,我们在不更多影响队伍正常训练备战的情况下,也尽量安排代表团官员、教练员接受有关采访。 此外,我们还重视对运动队和运动员进行媒体服务教育,为他们进行相关培训,介绍接受媒体采访的有关知识和方式,使他们能更好地面对采访,鼓励他们更好地与媒体合作,积极、认真、热情、礼貌地参加组委会和中国体育代表团安排的有关采访活动。 问:雅典奥运会期间中国体育代表团又如何为媒体服务,满足他们的多样化需求呢? 答:这次我们尤其认真地研究了如何更快更好地保证信息渠道的畅通,以及如何实现传播平台的最大化,我们支持媒体之间的相互合作,并根据不同媒体的性质和需求,进行了合理有效的安排。 首先,考虑到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以及这次雅典奥运会存在的时差问题,中国奥委会和中国体育代表团高度重视,充分发挥中国奥委会官方网站的作用,迅速、及时、全面发布有关中国代表团的信息,做好公共服务,为广大媒体提供方便。 除了公共信息服务之外,我们还分三路提供全面服务。 第一路,面对所有赴雅典采访的平面媒体持证记者,我们代表团将在新闻中心二、三天举行一次通气会,介绍有关情况。其间,我们还将安排已经结束比赛的获金牌和奖牌的中国运动员、教练员接受国家通讯社、中央和地方新闻单位的采访,同时,满足一些运动员所在家乡媒体的专访要求。 第二路,我们将为购买了奥运会电视版权的中央电视台,提供全程服务,满足他们提出的专访和访谈要求。 第三路,满足中国奥委会、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所属华奥星空宽带视频与北京、上海、广东等二十多家地方电视台联合制作奥运会视频访谈的需求,在海内外40多家电视台和互联网转播和播出。 中国奥委会历来与海内外媒体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并重视为媒体提供服务。这次奥运会,中国奥委会和中国体育代表团专门安排了负责媒体服务的官员和工作人员,欢迎广大媒体随时与我们联系。 问:2002足球世界杯期间,有些媒体搞所谓签约采访和买断采访,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反感。这次奥运会,有的媒体自称获得了独家专访权、购买了独家报道权,是否属实? 答:不存在这个事实。中国奥委会和中国代表团一贯坚决反对在奥运会等综合性运动会和世界大赛中搞所谓签约采访和买断采访等垄断行为。 事实上,《奥林匹克宪章》和国际奥委会对此早有严格规定,这次规定更加严格、具体,相关规定明确要求:在奥运会期间,任何运动员、教练员、官员和其他任何已注册人员,决不能注册为记者和其他媒体身份或以这种身份行事;他们也不能在网站上连载在线日记;任何运动员要与商业网站签约,都必须获得国际奥委会和所在国家和地区奥委会的许可。中国奥委会已向各协会和各运动队重申了国际奥委会的有关规定,中国体育代表团也做出了相应的严格规定,要求奥运会期间绝不能出现违规行为。 作者:叶 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