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团奥运备战纪实:插上科技翅膀 实现质的飞跃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7月07日 09:46 中国体育报 |
在中国奥运军团全力备战雅典奥运会的过程中,体育科技为运动队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有效的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从各个角度和层面自始至终地为运动队训练和比赛保驾护航。 积小流以成江河 积跬步以至千里 “不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现在我们都能够组织科研力量去解决它。”这是记者在
在每一支国家队,由总局科教司组织有关专家针对运动队的实际情况所实施的包括心理、医疗、膳食营养与恢复和国家队教练员科学训练研讨四项备战雅典奥运科技服务计划都在循序渐进的推展过程中产生着实际的效能。截至目前,已有38名心理专家为100余名运动员进行心理咨询和服务600余次;32名医疗专家为深入运动队诊治530人次,34名营养学专家为国家队咨询服务500余次,200人次国家队教练员、500人次国家队运动员参加了科学训练方法的研讨。 数字只能说明部分问题,科研人员所进行的由点到面、深入持久的科技服务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也不断深化着服务训练实践的力度,一些关键性的运动实践问题,如举重运动员所存在的肘关节脱位发生率高;游泳运动员在备战训练中免疫力和心理适应能力较低;跳水运动员在关键动作的平衡与协调方面需巩固等,都采取了特事特办的方式予以立项,通过科研力量整合攻关,实现质的飞跃。 在夯实雅典奥运科技服务的基础上,面向2008年奥运会的总局训练基地和重点实验室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之中。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各备战国家队出于集训的要求和比赛的安排,要经常变换在国内的集训地点进行适应性训练,同时还要辗转世界各地参加奥运会前的一系列比赛和热身赛。在每支队伍涉及生理、心理、医务的科研人员和固定器材都配备齐全的情况下,继续保障运动员在辗转各地的过程中对其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和医务监督一度成为运动队的迫切要求。 科研人员可以随队辗转,但是一些科研仪器由于其重量、形状和性能上的原因,不便于携带和频繁颠簸。这一问题被深入备战第一线的总局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发现之后,立即着手研讨有效措施以解决实际困难。装备可携带式科研与恢复仪器设备,是最终讨论形成的适当并适时来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手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自2004年3月中旬以来,采购工作采用急事特办的方式,科教司协商经济司并报总局领导批准,计划分三批采购的628件便携式科研测试仪器和康复设备截止到6月底到位98%,这些仪器设备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迅速应用于各支国家队的京外训练工作。记者先后到跳水、赛艇、皮划艇、女子摔跤等多支国家队,看到这里的科研人员在运动员每日进行常规训练或比赛之后,迅速用便携式仪器设备为运动员进行测试,而测试结果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产生,科研人员卓有成效的工作,获得了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充分肯定,中国女子摔跤队总教练王忠义表示,“体育科研人员及时有效的工作给我们的训练带来了极大帮助。”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在体育科研为运动主体提供服务和保障的同时,运用科学手段深入分析研究与比赛相关的客观情况,并提供相应科技支持,也是决定运动成绩的关键。 对雅典气候气象信息服务的提供就是其一。气象条件对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有一定的影响,对有些项目如射箭等,影响还非常大。有关项目运动队迫切需要能够在赛前掌握雅典奥运会期间的天气和气候情况,以未雨绸缪。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组织邀请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北京市气象局、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体育信息中心等有关单位的专家,对雅典奥运会期间的气候情况进行了完整的分析和预测,比赛期间雅典的温度、湿度、风力、风向、日照射等情况的系统分析也相继做出。《中国体育代表团赴雅典奥运会环境咨询手册》已经编写完成,即将发至备战奥运会的各个运动队。 近日雅典奥运会前中国奥运军团再添“新式武器”———降温背心,它将专门用来对付8月雅典的炎热。根据科研人员的研究,雅典奥运会期间的室外温度将达到37摄氏度以上,而人的体温只有保持在恰当的范围,才能保持清醒的思维和极佳的体能。降温背心就是运用科技手段来保证我国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最佳状态从而取得佳绩提出的攻略。 最终科研人员为运动员选中的降温背心,用具有降温功能的面料和保温凝胶制成。使用前放入冰箱或冰水中一段时间即可蓄冷,运动员穿上后会觉得凉爽,起到降温作用。它无毒、透气、轻便、易清洗,运动出汗后无湿粘感,还能起到紫外线防护作用。这种能够在热环境下保存体能的背心一发到运动员手中就引起了广泛的兴趣。运动员凉爽出征雅典已经从期望变成现实。本报记者曹彧(来源:中国体育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