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曲兵败早埋必然因素 “葫芦状”梯队结构谈何希望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8月26日 13:07 球报 |
三项边缘球的“失意雅典”有着必然的因素,那就是群众基础的薄弱和国家投入的不足! 本届奥运比赛,被认为是夺冠热门的中国女曲在半决赛点球惜败于德国队,无缘决赛;中国女垒则连负日本队,名列第四;中国女子手球队尽管意外地闯进8强,但仅从小组赛的表现看,夺牌希望依然渺茫,中国的“三项边缘球”的成绩似乎和我们的期待有一定的差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首先是“边缘球”从业运动员的基础薄弱。虽然球队实力处于世界前列,但是从事这几项运动的人数寥寥可数,全国不仅队伍稀少,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有很多的队员还是从别的项目转过来的,甚至有的整个球队都是从别的项目完全移植的。像几年前的广西女子曲棍球队就是整个球队都是从原来的篮球队转行过来的。群众基础的薄弱自然会导致这样的一种情况:因为青黄不接,梯队建设和整体发展不均衡,年轻一批队员达不到老队员水平,当老队员退役的时候,成绩就会出现严重下滑了。 女曲主教练金昶伯就用“葫芦状”来形容中国女曲的人才梯队结构。他解释说,现在女子曲棍球项目有断档现象,1978年到1982年出生的年龄层次运动员没有,这对中国女子曲棍球队有负面影响。虽然如此,但是金昶伯对女子曲棍球的发展已经很知足了。他说,现在国内女子曲棍球有8个队,运动员不到400人。 但是金昶伯仍然指出了中国女曲与世界强队的差距。他说,曲棍球强国荷兰的国土面积和大连差不多,但其国内有曲棍球专用的人工草坪1000多个、俱乐部2万多个,大约有50万人的注册会员。国内的人工草坪则只有寥寥数个,运动员的数目更和国外有着很大的差距。 其次,国家对这些项目的重视和投入也是明显不足,拿女子曲棍球来说,曲棍球队员所用的球棍是很大的耗材,大概3个月就得换一次,而中国本身没有制造球棍的能力,所有队员训练用的球棍都是进口的,目前中国也只有国家队的队员才有使用新球棍的条件,各个地方的球队平时训练和比赛也只能用国家队队员淘汰的旧球棍,并不是中国买不起球棍,完全是因为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即使是这样,金昶伯也认为中国有了长足的进步,他说:“国家体育总局加大了对女子曲棍球项目的投入,而且非常重视和关心这个项目,各地培养后备力量的积极性也很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女曲会有很好的发展。” 刘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