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冲雅典事业爱情一起冲:决战到最后一剑是极致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8月03日 02:21 东方体育日报 |
老山,其实并不老。它是北京西边一个并不高的小山包,中国击剑队的训练基地就坐落在这里。运动员公寓楼下大厅里,至今还挂着2000年悉尼奥运会王海滨和费拉里争夺最后一剑的照片。男子花剑金牌是“三剑客”毕生的追求,也是中国人的一个奥运梦。对叶冲的采访,就在这幅照片旁边开始。 说到奥运金牌就来劲
提起“三剑客”,几乎所有人的记忆里都是一段辉煌而伤感的岁月。悉尼本是中国男花最有希望登峰造极的一次。但最后一剑,王海滨和对手费拉里同时刺中对方,裁判判了费拉里赢。残酷是永恒的,王者和败者只是一个剑尖的差别。随着时间的推移,压在心头的遗憾越来越重。也许,这就是剑客吧。剑客离不开江湖,何况这江湖上还有一个叫作奥林匹克的舞台。 “我们三个从1994年开始配合就取得了不错的开局,世锦赛团体第三是当时的一个突破。要说悉尼,那枚银牌其实是对‘三剑客’时代一个很好的总结,但是不够辉煌。”现在的叶冲已经能非常坦然地面对那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悉尼奥运会后,老三剑客在第二年全运会后同时黯然收剑。如果雅典有一位老剑客不能上场,复出的老三剑客情何以堪。雅典,将是他们十年中最后一次合作,新的江湖还会属于三位老剑客吗?“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是我们三个人共同的心愿。我们三个人以后再聚起来打比赛的机会已经为零,这将是我们最后一次并肩作战的机会。世锦赛每年都有,奥运会四年才一次,那块金牌是我的一个梦想。”谈起奥运夺金的梦想时,叶冲似乎十分激动,也很起劲。35岁已经过了剑客的巅峰年龄,这是他在最后一次追梦。 如果能把金牌拿回来,不仅是中国花剑选手第一次登上团体冠军宝座,对叶冲、王海滨、董兆致也是一个绝好的安慰。但叶冲深邃的眼神里,有的只是纯粹的崇敬,而没有功利的杂质。“夺取奥运会金牌的难度很大,这才显出它的珍贵。不参加的话会是我终身的遗憾,但只要我来到赛场上,尽了我最大的努力,就没有遗憾。” 送上玫瑰时妻子哭了 多年漂泊的剑客生涯,让叶冲终于想稳定下来。今年5月,叶冲和女友在上海领了结婚证。新娘吴昊是某文艺频道的主持人,但叶冲认为,还是在剑言剑比较好。“我是我,她是她,体育和文艺还是不同。体育是很现实的东西,靠的是实力,不靠炒作。” 到了35岁的年纪,叶冲非常大男人主义地说:“男人有了事业才有家庭,才能对家庭负得起责任。”12岁的年龄差距,让叶冲始终觉得吴昊还是个孩子,“她什么节日都要过,连六·一儿童节也要过,还是贪玩的年纪。本来是应该我照顾她,但现在反倒是她照顾我更多一些。我已经离开她有一年零三个月了,打完奥运会就是一年零四个月。”说完,叶冲沉默了一会。“我对她还是非常歉疚。”说起他最重视的节日,叶冲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我们的结婚纪念日了!” “她的栏目叫《文化追追追》,就是什么都要追。每次她感觉很好的时候,我经常会打击她一下,做人还是脚踏实地一点的好。”叶冲笑着说。吴昊每天都在“追”新闻,但最终还是被叶冲“追”了去。叶冲不好意思地说:“我已经不是讲浪漫和拥有激情的年纪了。但怎么求婚我还是想了很久,单膝下跪、玫瑰花肯定是少不了的。那次,她后来哭了,那是高兴的哭。我觉得我还是很幸福。” 吴昊曾对叶冲说,她还没有看过他现场比赛。决定回到国家队后,叶冲说,这下可以让你看看了。那个美丽的诺言之后,雅典奥运会就是他们共同的一个梦。“今年她终于看到了。”叶冲幸福地说,他终于让心爱的人一偿心愿。叶冲指的是今年3月在上海举行的花剑世界杯。“这是第一次,也是她最后一次了。” 眉头掠过了一丝遗憾 没有哪一个剑客不依恋江湖,但终有归隐的一天。离开老山时要走一段山路,回望身后的击剑训练基地显得有些宁静。 雅典,是叶冲出道15年的完美轮回,是老三剑客十年结盟的成功收场?抑或会是其他的故事结局。但所有人都明白,那刺向雅典的每一剑,都带着只属于三剑客的风情和沉重。所有的伤心和恩怨,都会在这剑上了断!击剑队里都称他“叶老大” 采访叶冲时,调整回来的队员们刚刚回到基地,每个小队员经过时都非常尊敬地和他打招呼。在中国击剑队,叶冲被叫作“叶老大”。“有叫我冲哥,有叫叶教练,连我们教练也叫我老杆子。35岁,在世界剑坛上现在我是独一无二。”叶冲说着笑了。 这是叶冲的第五次奥运会了。雅典奥运会对“叶老大”有别样的意义。历史选择了雅典作为叶冲扬名立万的起点,也将是中国花剑一代国手封剑的地方。在雅典,叶冲单剑赴会,在1989年的世界青年锦标赛上夺魁,让这个项目的冠军90多年来首次旁落欧洲。在雅典,叶冲和王海滨、董兆致第一次联手打团体,在1994年的世界锦标赛上拿了团体第三。而近年来叶冲走南闯北,惟独再没到过雅典。这真是命运的安排吗?多情剑客无情剑,叶冲说,他已经看得很开,既然是练剑,就把自己交给命运。“哪怕再次决战到最后一剑也是天意。这是剑手的极致。”作者:本报记者邹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