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毅:女篮已非巨人年代 中国姑娘只有一把利剑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8月13日 23:50 新浪体育 |
新浪体育讯 和中国男篮相比,中国女篮总是背负着更重,也更殷切的期望。 这不但因为她们有着伟大的历史,她们在奥运会上两次夺得奖牌(1984年铜牌和1992年银牌),在1993年的世界锦标赛半决赛中苦战击败澳大利亚队,再次进入决赛,这使她们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几年内成为公认的世界顶尖强队之一。当时的中国篮球发展规划和目标是“女篮先上,男篮紧跟”,彰显着女篮在那个时代的领先位置和优越感。
与此同时,当矮个子主教练宫鲁鸣在1999年12月成为中国女篮的主教练之后,她们开始从上世纪末期的谷底中走出,进步的轨迹非常明显。在2002年的江苏世界锦标赛上,她们重返世界前六,表现出了令人震动的青春活力、战斗精神和健康向上的形象。这时的中国女篮在成绩上无法和她们的前辈相比,但却获得了媒体和球迷同样的亲近、喜爱和尊重。 由亲近、喜爱和尊重而带来的必定是更深的期望,因此才会产生保六争三的目标。第六名是给女篮划出的心理底线,两年之后,她们的战绩不能不如2002年在江苏;奖牌是上线,是希望她们像前辈一样重现辉煌的梦想。但如果中国女篮要夺得奖牌,她们必须击败美国队、俄罗斯队和澳大利亚队这三支世界超级强队当中的一支,可以想象这何其艰难。 从女篮的人员结构来看,宫鲁鸣是把最深的希望寄托在了锋线上,所以他才会在最后时刻人员定夺四选其二时留下了两名重伤痊愈的前锋胡晓桃和任蕾,放弃了两个大个子张琳和张晓妮。这是宫鲁鸣内心深处的抉择,他明白何止是张琳和张晓妮,即使是主力中锋、在亚洲无人匹敌的陈楠,一旦拿到世界大赛上,无论从身高还是力量都没有优势可言。在组织后卫上,潘巍、宋晓云和卞兰三人各有特点,但每一个人都不够全面,这是四年来组织后卫出身的宫鲁鸣一直担心的位置。只有前锋,是中国女篮最拿得出手的利剑。 宫鲁鸣的一再加强,让中国女篮能内能外,能突破也能出手三分球的前锋多达7人,其中身高1米90但跳投极其精准的陈鹭芸、反击速度最快的隋菲菲、突破和急停跳投独一无二的苗立杰、两名高个子三分球手胡晓桃和任蕾是中国女篮可以和世界强队一较高低的资本。 庞大的前锋群将帮助中国女篮轻松的从小组出线。整体实力偏弱的新西兰和仍然在新老交替阵痛期内的韩国队很难是中国女篮的对手,韩国队在年初的亚锦赛循环赛里击败了中国女篮,这让女篮虽然夺冠,心里仍然憋了一口气。只要中国队不再轻敌,从一开场就压住对手,控制住韩国队的三名重点球员边年河、朴正恩和金英玉,不让韩国队的三分球打疯,她们在雅典将能够轻松取胜。 但按照既定的任务和目标,中国女篮必须在小组中获得更高的排名,才能在四分之一决赛中避开强敌澳大利亚和俄罗斯。在同组对手中,美国女篮实力超强,必定以小组第一出线;剩下两只欧洲球队是捷克和西班牙,中国女篮必须全部击败这两支球队,才能以小组第二出线,从而在四分之一决赛中面对另一组的第三名,这支球队极有可能是同样在经历换血的巴西队。换句话说,如果中国女篮不能以小组前两名出线,在四分之一决赛中获胜的希望将会非常渺茫。 西班牙和捷克队近两年内都曾经和中国女篮交手,战绩互有胜败。其中西班牙和中国队在2002年世锦赛上交手两次,中国女篮在八强小组赛里凭借苗立杰在下半场轰下全场24分中的22分力擒西班牙队,但到了争夺第5名的比赛中,西班牙抱了一箭之仇。捷克的实力比西班牙略弱,这两支球队都有足够的力量和速度,缺点和中国女篮一样在于内线的差距。中国队要对她们全胜,需要付出非常艰苦的努力。 一旦中国队在淘汰赛中和美国、俄罗斯或者澳大利亚队交手,内线的差距将成为她们获胜的鸿沟。2002年在世锦赛四分之一决赛中败给俄罗斯时,中国队已经认识过她们中锋的威力;美国队中锋莱斯利和澳大利亚中锋杰克逊则是世界公认的两名最佳中锋。与此同时,中国队在力量上和超级强队的整体差距将使比赛的下半场变得更加艰难。上一届球星云集的韩国女篮采用魔鬼训练法,小个子的打法已经练到了家,在悉尼奥运和江苏世锦赛两次打进前四,但两次也都只能打到第四。 如果中国队发挥正常,在第四名到第六名之间找到自己的位置将在人们的意料之中。这支中国女篮平均年龄还非常的年轻,如果她们没有大的人员更替,世界前六名将是她们在几年内的定位,但染指奖牌将会是一道门槛。1984年夺取铜牌时,女篮有2米08的陈月芳,还有初出江湖的郑海霞;10年前两夺银牌时,郑海霞正当巅峰,我们同时还有1米98的徐春梅、李冬梅和1米96的彭萍,但现在我们的第一号中锋陈楠也只有1米95,接下来没有人再超过1米90。 世界女篮的发展已经过了巨人中锋的年代,像2米12的谢苗诺娃,甚至2米05的郑海霞都已是不世出的人物,但中国女篮要重返世界顶尖行列,必须要期待下一个至少2米的中锋出现。广东青年队有一个16岁,身高2米04的女孩魏巍,但还太小太瘦,看不出模样。 (杨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