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冠军张宁帮忙“作假” 记者逛奥运村乐不可支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8月22日 03:43 京华时报 |
本报雅典专电因为没有正式的采访证,直到昨天,也就是记者到达雅典后的第11天,才好不容易进了一次奥运村。说实话,能够进村,还多亏了羽毛球女子单打冠军张宁,是她给记者借了一个证,才冒充运动员的身份溜进去。 进“村”的机会难得,记者自然不想错过每个地方。进去前张宁就告诉记者,在村里随时都能碰上中国的运动员。果不其然,当记者首先走进位于混合采访区的商店后,一个
与杨雨聊完,一回头,是张军与他的教练陈兴东。“前几天一直准备比赛都没有机会,今天才抽出空来逛一逛”,张军说。由于还要赶着去赛场给下午的女双决赛加油,陈兴东教练一个劲地催张军,“今天先少买点吧,晚上再过来。”张军赶紧挑了3个吉祥物就匆匆与陈指导走了。 往运动员住的地方走去,路上碰上了已经夺得举重58公斤级冠军的陈艳青,她与举重部部长董生辉出去采购。“光靠食堂的东西,队员们的营养跟不上,这不,出去买了些鸡肉之类的。”董部长笑着说,“你和陈艳青先聊吧,我得回去给队员熬汤去。”已经拿了冠军的陈艳青现在一身轻松,这两天与董部长一起做起了后勤工作。问晚上去不去举重馆,她说肯定去,于是我们约定一同去为唐功红加油。 走进运动员的房间,感觉上还不错,一个大套间里分为几个房间,基本上是两个运动员一间,队员们也都称很适应。“我们在天坛公寓住的就是这样的套间,来这里后没什么不习惯的。”羽毛球队员蔡贇说道。 在走廊里,记者遇见了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崔大林。记者问:“感觉中国队的表现如何?”崔大林沉思片刻说:“基本上达到了代表团预期的目标,不过像举重、射击等有些优势项目,我们也暴露了些不足,这些都是正常的。”崔大林告诉记者,代表团对每天的比赛都会在当天进行总结,目的就是让队员们在接下来的比赛中能够吸取经验教训,更好地作战。 最后一站,记者去了运动员餐厅。各国的运动员教练员来回穿梭,举着盘子的,拿着水果的,嘴里含着冰淇淋的…… 来去匆匆,总共只呆了两小时。走出奥运村时,记者还不住地回头看几眼那飘扬在空中的五颜六色的各国国旗。苦于没有正式的采访证,恐怕很难再有机会进“村”逛逛了。本报记者张晓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