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奥运非商业化遇尴尬 巨额开销将影响未来数十年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8月16日 13:57 新民周刊 |
撰稿/王 倩 李泽旭 陈怡雯 8月13日,奥运圣火在希腊雅典的奥林匹克运动场升起。经过了108年的循环,奥运回到了它的历史起源地。 7年前,获得了奥运主办权的雅典人喊出了“奥林匹克回家”的口号,希腊政府立志
但是,愿望似乎难以成真…… 姚明们的麻烦 体育,当它呱呱坠地的时候带着两块胎记——博爱与宽容。但面对商业规则,博爱与宽容已难以找到立足之地。 为了防止没有支付赞助费的品牌搭奥运的顺风船,雅典赛区日前颁布了一系列严苛的守则,提醒观众携带赛会赞助商竞争对手的商品,可能被禁止入场观看比赛。酷暑下想在赛场内饮罐装汽水,选可口可乐;喝清水也不能乱来,得喝可口可乐公司旗下的希腊品牌Avra矿泉水。 原因只有一个,可口可乐公司付出了6000万美元,是此次奥运会的主要赞助商之一。 观众们的T恤、帽子和袋子将受到特别监视,以避免非赞助商商标出现在电视镜头上。倘若T恤上的标语惹起宣传疑问,也必须反转才行。 谁能参加雅典奥运火炬接力?商业规则也是决定性的因素。6月9日,在2004雅典奥运火炬北京接力活动中,篮球明星姚明出任148名火炬手的最后一棒点燃了颐和园里的圣火台。但是在最初的接力手名单中却没有他的名字。 有分析人士指出,这是因为姚明是百事可乐的签约明星,而本次火炬传递活动的赞助商之一是百事的商业对手——可口可乐。但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姚明在NBA赛场表现优异,要求小巨人参与接力的呼声越来越高。最终在各方的协调下,姚明才以“独立的中国运动员”的身份加入到接力队伍中。 “这是商业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正常现象。根据国际奥委会与赞助商的有关规定,这些现象是为了保护奥运会投资者们的利益。”华南师范大学教授、体育社会学家卢元镇告诉《新民周刊》。 “回家”后的尴尬 7年前,当2004年奥运会举办权最终花落雅典时,整个希腊都为之欢呼雀跃。时至今日,当初的笑靥愁眉紧锁,雅典奥运的账本上将出现令人尴尬的巨大赤字。 “这可能是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第一次亏本的奥运会。”北京体育大学奥林匹克研究中心专家易剑东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 有消息称,希腊政府的奥运会预算开支已近80亿欧元,从而使奥运会的总开支预计占到希腊GDP(国内生产总值)的5%强。由于这是莫斯科奥运会之后第一个全由政府出资举办的奥运会,希腊政府的财政赤字也将由此超过GDP的4%。而希腊政府最初对雅典奥运会的预算仅为46亿欧元。 雅典奥运会的预算超支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安保和场馆建设。80亿欧元中,安保、场馆和道路建设费用就占了60多亿。 希腊政府在前几年都没有认真落实其建设计划,造成了工期的拖延。希腊人也习惯了上午八九点上班,下午一两点下班。为了保证在奥运会开幕前完成场馆建设,承包商不得不在最后几个月里将工作量增至原来的两到三倍,建造成本费直线上涨。 面对“非商业化”的奥运定位,雅典奥运组委会的其他运作陷入了“僵局”。在他们眼中,非商业化就意味着不宣传、不推广,坐等游客来旅行,来购买门票。 “雅典的市场开发太糟糕,商业化严重不足。”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副会长陈剑说,他两年前曾到雅典考察过奥运会的市场开发。 “除了国际奥委会TOP赞助商提供的收入,雅典奥组委当时只和包括希腊电信和希腊邮政在内的十多家希腊国内企业签订了赞助协议,而且赞助金额也不高,和国际奥委会的门槛根本无法比。”陈剑告诉记者,“而北京奥组委确定中国网通、大众等合作伙伴的门槛和国际奥委会的标准一样高。” 据希腊当地权威机构预测,奥运会结束后希腊的实际支出甚至可能超过100亿欧元。有经济学家担忧,这些巨额的开销造成的恶果将会影响到希腊未来数十年。 可乐罐击败的雅典娜 其实雅典7年前能够获得奥运会的主办权,本来就是商业化与非商业化之间的妥协。 1996年正好是现代奥运会诞生100周年的纪念,作为首届现代奥运会的举办地和古代奥运会发源地的希腊志在必得,而且外界舆论也同样是一致看好雅典。但是最终杀出亚特兰大这匹黑马,从希腊人手里硬生生地抢走了“百年奥运”这个特殊时刻。 作为美国乔治亚州的首府,美国中南部的重镇,亚特兰大是众多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如可口可乐、柯达、CNN的总部所在地。奥运申办活动得到了这些大公司的鼎力支持,冲在最前面的就是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可口可乐。 有消息称,亚特兰大先后向73个国家派出过游说人员,仅游说费用就高达750万美元。 在如今奥运会越来越商业化的时代,比起财大气粗、资金雄厚的亚特兰大,雅典光是一张“百年奥运回家”的情感牌是那么的苍白无力。古老的雅典娜终于失去法术,被现代的可口可乐打败。 奥运会申办的接连失败并没有动摇希腊对于奥运的期盼。在休整了一届后,雅典再次向国际奥委会提出了申办2004年第28届奥运会的申请。 和申办1996年奥运会相比,雅典有了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同情”。“百年奥运会”无法“回家”让他们赢得了所有人的同情,也包括了拥有投票权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们。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喊出“雅典”名字的时候,整个希腊沸腾了。经过了108年的等待,他们又盼来了奥运回家的一刻。 奥运回家了,“我们由衷地感到自豪和骄傲。但是依附在奥运精神外衣上的金色光芒,也让我们觉得刺眼,我们不愿意去面对它。”雅典记协主席马诺里斯这样说过。 奥林匹克运动能否在雅典“返朴归真”?雅典娜是不是最终仍将被“可乐罐”击败?奥运非商业化的理想,正在这座城市遭遇尴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