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尽手段还是进不去“村” 奥运安保令记者叹服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8月12日 15:38 新闻晚报 |
昨天,记者经历了奥运之行的第一次“失败”———在经过了前后大约一个小时的努力之后,记者企图进入奥运村的行动最终在最后一道关口前功尽弃。 奥运村位于雅典北部的麦尼迪,整个村落修建在一片山丘地带,除了奥运村的建筑,四周几乎一片荒芜。下午三点左右,当记者搭乘出租车来到这里时,炙热的阳光让这里变得更加宁静,除了少数飞驰而过的车辆和路口的几名警察之外,这里几乎看不到人影。
一 探·直 记者首先看到一个入口处,由几个持枪的士兵把守着。正当记者试探着从门口向里张望时,一名士兵马上走了过来。“你想干什么?”没有丝毫的客气,直接对着记者发问。“我是一名记者,这里能进入吗?”记者也干脆地问道。这名士兵看了一样记者胸前的证件,摇摇了头说道:“不行。”接着这名士兵告诉记者,前面有媒体人员专用入口。 二 探·浅 按着这名士兵的指引,记者沿着公路向前走了大约300米左右,果然发现了写着“媒体入口”字样的一个大门,门外聚集着很多等待进入的各国媒体人员和官员。 在通过了安检之后,记者顺利地通过了这道大门。但在进入这道大门之后,组委会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媒体接待站。一位志愿说,任何有采访要求的记者必须在这里办理一张GUESTPASS(临时的证件),在和村内的运动员或者教练联系好之后,在特定的混合区进行采访———这就意味着凭这张GUESTPASS,根本无法进入奥运村。 三 探·巧 站在混合区的门外,记者可以清楚地看到奥运村内情况,其中捷克代表团的驻地就位于入口的附近,和记者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超50米。 出了混合区,记者显然不甘心就此打道回府。借着询问返回市区的巴士站的机会,记者意外得知,在奥运村食堂附近有专门为各国运动员出入奥运村设立的一个巴士站。 沿着把奥运村包围起来的铁丝网走了大约20分钟,终于看见了巴士站旁边就是一个专供运动员出入口。凑巧的是,记者正好看到中国女子曲棍球球队训练回来,但是在这个入口的检查非常严格,每个运动员的证件都必须经过扫描确认才能够进入。记者再次被拒之门外。 四 探·智 见此路不通,记者转身来到旁边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入口,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记者顺利地通过了安检门。不过,就当记者心里还在一阵暗喜的时候,却发现前面还有一道关口。当一名志愿者发现记者并不是工作人员时,立即上前询问。眼看奥运村就在眼前,记者不想就此放弃,立即装出很急的样子,拿出随身携带的保济丸告诉对方急需要吃药,但一时找不到水———在这道关卡的后面不远处就是奥运村的食堂,记者希望可以借着找水的机会通过食堂进入奥运村。不过,记者的这点小伎俩最终没有得逞,这位好心的志愿者立即为记者拿来一瓶矿泉水,然后礼貌地把记者“请”出了安检区。 放弃·叹 站在奥运村的大门之外,记者被雅典下午四点的阳光晒得有点发晕,近在咫尺的奥运村也似乎变得模糊起来。不过,这样的一次体验让记者亲身感受到了雅典安保的森严,在记者成为“失败者”的同时,奥运村的安保工作也得到了一次成功的检验。作者:特派记者唐舸雅典今晨专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