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用目光“收藏”火炬 圣火传递镜头扫描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6月10日 01:06 中国青年报 |
本报北京6月9日电 奥运圣火来了,北京突然热了。36摄氏度的高温,烫得柏油路面看上去有些发软。偶尔有点小风吹来,也难以为路人带来丝毫凉意。这样的闷热很让人怀念昨夜的清凉小雨。尽管如此,在奥运圣火传递路线两旁的人群却没有丝毫的退意———他们就是为了看到火炬手以及他们手中那象征着荣誉的火炬。
镜头一:13时,地安门 13时的阳光,几乎垂直地照在什刹海的水面上,照在火炬传递路线两边人们的头上。从后海到地安门这一段,人出奇地多。极富老北京韵味的这段路程,午后迎来了奥运圣火。 站在记者身边的,是今年39岁的刘学锋先生。刘先生在这里已经站了1个小时了,“我今天特意请了假,就为了来这里看一眼火炬。我住在东大桥农丰里小区,我知道火炬上午从东大桥经过,但我更喜欢后海到地安门这一段,这里隐藏着许多老北京的辛酸荣辱,历史积淀太深了。所以,我要在这里看火炬经过。” 目送火炬走远之后,刘先生问记者:“刚才火炬过去的时候,你有没有种特殊的感动?我觉得不管是火炬也好,火焰也好,它们代表的是一种精神,正是有很多人为了这种精神的付出,我们才能迎来奥林匹克。” 火炬继续向前,路边的人慢慢散去,但刘先生仍然望着火炬前进的方向,“我是做市政设计的,修桥、修路,就是为了让我们这个城市更有魅力。我们北京要在2008年举办奥运会,所以大家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的事,把2008年的北京变成一个世界人民都喜欢的地方。” 镜头二:17时,海淀体育馆 17时,火炬传到北京大学西门,随后传往海淀体育馆方向。这时距火炬开始传递,已经8个小时的时间。 50多岁的郭大妈左手抱着小孙子,右手打一把黄伞,站在路边尽量守住自己的位置———她站在规定位置的最前面。郭大妈家住石景山,在中午最热的时候出门,特意来这里看奥运会火炬的传递。“我家原来就住在海淀镇西边,后来修四环、五环,我们响应政府的拆迁号召才搬到石景山。我本来是想到颐和园,看姚明最后把火炬送到那里,可我儿子说那里人太多,所以他就把我送到这里。刚到这里,我就觉得很感动,这么多人都来欢迎这个火炬。我儿子就在中关村一家电脑公司上班,他也会和同事一起来看火炬。” 郭大妈告诉记者:“上午听新闻广播,说是火炬手们都把火炬买下来了,不到4000块钱。我也特想买一个火炬,多出些钱我也愿意,这是多有意义的纪念品啊。可是火炬好像是不对外卖的,而且也没有替代品。如果我们家能有一个火炬手,那就别提有多幸福了。说实话,站到现在我真有点累了,但是我觉得能亲眼见到奥运会的火炬,再多站一会儿也值得。” 一辆自行车载着奥运火炬,在护卫队的护卫下驶过,路边的人们开始追随火炬前去的方向,郭大妈跑不动,她还是抱着小孙子站在她辛辛苦苦守住的位置上,她望着身边涌过的人群,好像还在回味她亲眼看到火炬的那一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