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火从2004燃向2008 北京市民奥运热情空前高涨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6月10日 02:26 青年体育 |
本报记者 刘华平(发自奥林匹克公园) 14点05分,在亚运村惠忠路西口即国家奥林匹克公园工地和国家游泳馆工地的东南角,翘首等候了多时的市民们远远地看到火炬手不约而同地欢呼起来。“许振超!”一位工人打扮的群众马上认出了第87号火炬手。他就是来自青岛港吊车公司桥吊队队长,因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因对于知识和学习抱有坚定的信念,“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却不能没有知识可以不进大学殿堂却不能不学习”,他被树为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榜样。
许振超在人们的欢呼和追随当中,慢慢地向国家游泳馆工地跑去。在马路的南面,数十辆橘黄色的大吊车整整齐齐地停放着,前方,宽阔的土地上盖着绿色的苫布。可以想像得出,这儿是多么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 刚才那位认出许振超的群众紧紧地跟在人流后面。到了工地门口,被挡在门外的他嘟哝了一句:“早知道我就不出来了。”原来,他是在这儿搞建设的技术工人陈师傅。他表示:“我要向许振超同志学习,用知识来建设2008年奥运会的场馆。虽然没有成为火炬手,但看到了象征和平友谊的奥运圣火,我受到了鼓舞,干劲会更足。” 14点15分,一位妈妈领着一名小男孩在工地门口眼巴巴地往里看。“怎么没有看见邓亚萍姐姐呢?妈妈,你见着了吗?”他时不时地仰头问妈妈。原来,这位名叫天天的8岁小男孩是特意向老师“请假”来看邓亚萍的。“邓亚萍是我的偶像。”天天业余时间,在一个培训班学打乒乓球。 对于著名乒乓球运动员、世界冠军邓亚萍来说,做火炬手并不是一件新鲜事。她在悉尼奥运会和盐湖城冬奥会上都曾经传递过火炬。2001年在申奥的陈述中,她动情地回忆了自己传递悉尼奥运会圣火的难忘经历:“当你握住圣火火炬的那一刻,无法形容内心的自豪与光荣。看到老百姓、青少年围在你周围,也能够深切地体会到奥林匹克精神的感染力。我清楚地记得那时一个小孩子向我走过来,对我说‘我可不可以碰一下她?’他纯洁的眼神中热切的盼望我一辈子都难以忘怀。”她的动情感染了现场的许多人。 当她在自己的祖国传递火炬时,感觉与前几次截然不同,因为她手中的圣火感染着的是自己的同胞。 “孩子,别失望,4年以后,你12岁了,那时,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也许你有机会参与到奥运会的工作中去呢,回去好好念书、训练吧!”妈妈安慰并鼓励着天天。 14点30分,65岁的刘老爷子一手拿着登有火炬传递路线图的报纸,一手用小扇子摇着,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奥林匹克工地门口。“怎么没有看见那忠老兄呢,难道我搞错了?” 刘老爷子特意从小汤山过来,就是为了替年龄最大的火炬手那忠老大爷加油助威的。奥林匹克公园曾是那老爷子的家所在地,在2002年的时候,奥运场馆建设搬迁,那老爷子第一个搬离了居住了五代人的老家,他以一个北京普通市民最直接的方式关注着奥运支持着奥运。 看着奥林匹克公园日新月异的变化,刘老爷子心里高兴。“2008年的时候,这儿会更漂亮。我现在得利用小区健全的体育设施,把身体练得棒棒的,4年以后在这儿看比赛,那感觉肯定比现在更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