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商业化运作堵塞融资渠道 雅典陷入赤字“泥潭”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8月10日 15:23 南方日报 |
1984年洛杉矶奥运始开奥运盈利之风,此后的4届夏季奥运,主办城市都赚了个盆满钵满,最多的悉尼盈利更高达5亿美元。因此,当希腊获得2004年奥运会的主办权后,举国上下莫不为奥运会的“钱”途光明而充满期待。然而,在奥运会开幕前的冲刺阶段,雅典却传出了令人揪心的坏消息。 收支失衡 前途坎坷
最近,雅典奥运组委会亮出了他们的账本:根据希腊政府最新的统计,奥运会原本的预算为55亿美元,但由于工程延误和保安费用提高,至今已严重超支37%,总支出为79亿美元;另一方面收入与预期不符,雅典奥运会账本上将出现令人尴尬的赤字。 希腊政府在之前的3年,都没有认真落实其建设计划,导致工程拖延甚久,到了最后一年才匆忙赶工,初步估算,政府这样前松后紧的建筑安排,将会增加接近100亿美元的“赶工费”,直接冲击希腊的经济。当然,这笔费用有多少会计算在组委会的账上还不得而知。但另一笔肯定已经花出去的“巨款”就是保安费用。由于世界形势在雅典获得奥运主办权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希腊为奥运会的安保费用从预期中的7.8亿美元提高到12亿美元,是悉尼奥运的4倍,占了总超支金额的1/5。 一方面支出大幅提高,收入方面却不甚理想。大型运动会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电视转播、赞助收入、特许经营以及门票收入四大板块。雅典奥运电视转播收入约为14.82亿美元,略超上届。根据国际奥委会的分配规定,雅典组委员会将获得2.1亿美元的收入,是目前最为满意的经营板块。但由于雅典办奥运会的“非商业性”原则,造成这届奥运会的宣传力度不够,加上场馆设施未能完工,不仅令本届奥运会的形象受影响,而且赞助商觉得自己的投资回报不够,与组委会的关系也变得紧张起来。组委会原本预留了230万张门票给赞助商,但赞助商至今只拿走了90万张,可见他们对奥运热情不高。同样,奥运会特许经营迟迟没有启动,涉及面也不广,基本无利可图。就连最有保障的门票收入,由于组委会推广不力,在6月初,全部门票只售出了1/3,而在悉尼奥运开幕前的两个月,已经售出了一半的门票。 破格入选 先天不足 其实自从洛杉矶奥运经营成功之后,国际奥委会也把其运作经验奉为“宝典”。此后的奥运会都在同样的基本模式上加以发展,并摸索出一套成功的经营理念,但这套奥运模式却在雅典遭遇沉重的打击,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希腊作为欧盟中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农业国,也是近几十年来唯一获得奥运主办权的小国,本身在经济实力、城市设施等方面,还未能和美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相比。一方面政府资金不足,一方面需要兴建的设施也比过往的主办城市要多,两难之下,为了举办好奥运,希腊已经投入了近100亿美元,超过了该国国民生产总值的5%,可谓是倾国之力。此外,希腊的主要经济支柱来自旅游业和农业,国内几乎没有什么大型财团,而国民收入在加入欧盟后更是一落千丈,这就连社会集资的渠道也封死了。 平心而论,若非雅典是现代奥运会的发源地,是断然不会获得奥运主办权的。既然雅典举办奥运有点“破格提升”的嫌疑,也就注定了雅典奥运一落地就是先天不足。 定位错误 回天乏力 1996年恰逢现代奥运的百年盛典,奥运发源地雅典充满自信地竞争主办权,谁料不敌财大气粗的美国亚特兰大,气得希腊当即就赌气宣布从此不申办奥运,而希腊上下也弥漫着对于美国“财大气粗”的反感。亚特兰大奥运由于过分追求商业收入,弄得广告牌铺满了赛场,引来国际奥委会的非议,也成为了雅典的“反面教材”。 由于这次是奥运会重归故里,希腊政府立志要办一届独特的、非商业化的奥运会,最大限度地体现奥林匹克精神。这个出发点不是不好,但凭希腊的国力,她能撑起这个伟大的愿望吗?而现今世界走的也是市场化经济模式,体育早已成为了一个经济产业,利用商业化手段融资,已经是历届奥运解决资金来源的重要手段,雅典奥运要与世界潮流背道而驰,过分强调非商业化,堵塞了很多资金合理介入奥运会的渠道,直接影响了财政预算;尤其是奥运会已经成为体育经济的核心内容,直白地说,国际奥委会以及其他国家的体育协会的主要收入都依仗4年一届的奥运会,雅典奥运的非商业化模式,更无法得到广泛的支持。 而在推出了非商业化的奥运定位后,雅典奥运组委会在运作中也陷入“盲区”。在他们眼中,非商业化就意味着不宣传、不推广,干坐着等游客来旅行,来购买门票。在离奥运开幕前的4个月,雅典城内除了正在赶工的工地,没有任何奥运的气氛,而在附近的欧洲国家,也不见希腊政府为奥运旅游的相关推广。正是这种消极的宣传手段,让奥运会门票销售极不理想。更令人泄气的是,原本预计的奥运旅游高峰可能永远不会到来了,雅典酒店6.2万个床位至少还有6000个空位,原本计划发奥运财的商家,眼看无法增加人数,只好通过上调价格来平衡收支,酒店房价提升两倍,旅游费用也相应提高,让欧洲游客望而却步,期待中的奥运旅游高峰可能永远都不会到来了。 奥运是全人类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的集中体现,但现代的奥运,毕竟也需要有现代的特色,和经济挂钩,以盈利为目的并不为过。雅典奥运提出回归奥林匹克本源的理念是伟大的,但由于严重脱离实际,这个伟大的理念最终只能成为一个美丽的泡泡,而剩下的还是希腊接下来可能面临的经济重创。 雅典奥运“账单” □总支出为79亿美元,超支37%。 □安保费用从预期中的7.8亿美元提高到12亿美元,占总超支金额的1/5。 □电视转播收入约为14.82亿美元,雅典组委员会将获得2.1亿美元的收入。 □目前门票销售形势比较严峻,在总共530万张门票中,目前仅销售230万张,尚不及一半。 -声音 希腊:千金散尽还复来 希腊财政部副部长杜卡斯本月4日透露,希腊为举办2004年奥运会的花费最终可能超支29亿美元,比原计划的55亿美元多花了37%。这已是自今年4月以来,希腊政府第3次提高对奥运会开支的估算了。而此前两天,他还在强调雅典奥运会给希腊提升国家形象、发展国家经济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花在奥运上的投资肯定会得到超值的回报,大有“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气魄。 媒体:铺张浪费造成超支 英国广播公司的评论认为,雅典奥运不仅给带来希腊政府政治上的困窘,而且还可能对其占经济构成1/5的工业造成严重打击,雅典现漂浮在欧盟溅出的泡沫上。政府铺张浪费也是造成预算超支的重要原因。 权威机构:奥运结束外资将剧减 普华永度会计师事务所的评论则认为,希腊政府为此次奥运所做的准备工作只是在物质上对其国家的经济状况作出了贡献。他们预测希腊在奥运结束后,因外资剧减,2005年国民经济年增长率会比多数舆论所估计的3%还要低。 奥委会主席罗格:主办城市应找设施完善的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近日接受采访时批评希腊的奥运会准备工作“过于野心勃勃和奢侈”。罗格说,国际奥委会将要求今后获得主办权的城市“已经拥有庞大的基础设施,不需要进行过多的建设”。 -链接 未雨绸缪大举开源节流 北京奥运场馆欲“瘦身” 随着雅典一次次无奈地宣布奥运预算超支,正在积极筹备2008年奥运会的北京也看到了这个深刻的教训,除了原本已经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市场开发计划,为奥运筹集资金外,也暂停了一系列超出预算的体育场馆的建设,实行开源节流双管齐下,以“节俭奥运”为目标,尽量克服“后奥运”问题。 在获得奥运主办权后,北京率先开动的就是奥运经济发展计划,通过吸引外来资金进入奥运计划、增加新的奥运合作伙伴等步骤,已经成功地经营起奥运经济。 8月5日,首批北京奥运特许商品也成功面世。这批有奥运特色的商品单价并不昂贵,能吸引大批的消费者。根据协议,消费者每购买一件北京奥运特许产品,10%的收入都将以特许权费的形式直接划归到北京奥组委的专项资金,直接用于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据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副部长袁斌表示,申奥时特许费收入预期能达到7000万美元。 由此看来,北京对于怎样利用好奥运这个契机早已胸有成竹,并已经顺利地展开计划,不会出现雅典奥运“非商业”性的败笔。 而眼见雅典奥运追求过去奢华的建筑,导致建筑经费大量超支,北京政府马上暂停了有“鸟巢”之称的奥运主体育场施工。因为造价过高而修改计划,这也是中国举办大型运动会以来的头一遭。虽然有点意外,却值得赞扬。 其实,在暂停“鸟巢”施工前,北京奥组委也多次为奥运“瘦身”。先是将原设置在中心区的4个比赛场馆移至大学区。而原计划中有2万个座位的游泳中心,经过反复论证后,将座位总数减少到1.7个,其中1万个是为满足奥运会需要的临时座位,固定座位只有7000个,既可满足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要求,也可具备在赛后开展多种文化休闲、娱乐活动的功能。 虽然一面开源一边节流,但北京奥运还是很有可能超出原本的财政预算,曾经参加北京市2008年奥运会预算报告起草工作的北京市奥组委执行委员魏纪中表示,当初对北京奥运直接运营成本的预算为16亿美元,实际支出可能会超出预算的50%到70%。但无论是国际奥委会还是北京奥组委,都不担心北京奥运会以亏损收场。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梁燕 实习生 方妍 林芳 |